为贯彻落实体球网总书记体球网家风建设系列讲话精神,持续深化落实移风易俗工作,积极回应社会对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的需求,2022年青海省民政厅首次投入资金30万元,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在西宁、海东各县(区)婚姻登记机关实施“提升经营幸福家庭能力项目”,以“4+1”模式(即“婚前培训”“离婚调解”“婚姻家庭辅导”“家庭课堂”4项服务和“不忘初心让爱回家”1个活动)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切实提升了婚姻家庭的责任感和幸福感。
婚前教育,让婚姻更具责任感。开展婚前辅导,帮助当事人做好进入婚姻状态的准备,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婚姻家庭纠纷的产生,把婚前辅导作为“幸福护航”的重要环节,帮助未婚男女理智审视婚姻,准确定位家庭角色,合理分担家庭责任,检视并突破夫妻关系成长的困难,从源头减少婚姻破裂的机会,在爱启航前做足准备。自项目开展以来,5名婚姻家庭辅导专家到6县(区)婚姻登记中心,累计开展坐班辅导服务67天次,累计服务人数214人次。
离婚调解,让双方重拾归属感。按照识别筛选、接案、评估与诊断、确定辅导策略、介入、资源链接、信息登记服务宣传和辅导总结的流程,为前往婚姻登记处办理离婚且愿意参加辅导的当事人开展离婚辅导。婚姻家庭辅导员对离婚对象的情况和问题进行初步评估,根据离婚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直接介入、间接介入或者综合介入等辅导策略,让离婚对象充分进行思考与感悟,理智决定是否离婚,积极发挥婚姻家庭辅导“预防针”“稳定剂”的作用,截至目前,已有14对夫妻在离婚冷静期接受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后放弃离婚登记。
服务创新,让家庭充满幸福感。社会组织通过不断创新辅导形式,丰富辅导内容,依托“集体婚礼”“颁证仪式”等载体,引导广大新婚青年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树立简约、文明的婚俗礼仪。今年以来,分别在城中区和大通县开展了“提升经营幸福家庭能力项目启动仪式暨西宁市城中区婚俗改革宣传活动”与“‘相约七夕、缘定大通’集体颁证仪式暨大通县文明婚俗宣传推进活动”,弘扬积极向上的婚姻理念和节俭适度的婚俗文化,全方位、多角度助力提高群众婚姻家庭幸福指数,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2023年,青海省将持续推动其他市州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工作,有序开展婚前培训宣传服务、离婚调解专业服务、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和婚姻课堂,助力培养婚姻意识,稳定婚姻家庭,把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建设作为创新参与社会治理、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将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打造成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根据青海省民政厅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