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地方动态 > 正文

江苏省政府举行“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体球网

时间:2021-01-04   浏览量:128 次  来源:江苏省民政厅
【字体:    打印

近日,江苏省政府召开体球网,聚焦“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主题进行发布和解读。省民政厅副厅长戚锡生出席发布会,就《体球网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特色亮点和和下一步工作打算进行了介绍。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发布会。

戚锡生指出,近年来,江苏省社会救助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措施密集出台,制度体系日益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健全,财政投入持续加大,救助水平稳步提升,有力兜牢了基本民生保障底线,但对照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建设的新任务,对照困难群众的新期待,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体球网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精神,省政府于近日出台了《体球网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编密织牢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推动江苏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着力构建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社会救助体系。

戚锡生介绍,《实施意见》围绕统筹救助资源、增强兜底功能、提升服务能力三条主线,共提出8个方面30条具体举措,进一步完善救助制度体系,夯实基本生活救助,健全专项社会救助,完善急难社会救助,促进社会力量参与,深化社会救助领域“放管服”改革,强化保障措施,并附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实施意见》结合江苏实际,在八个方面进行了细化和拓展,一是明确了江苏省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目标和“三步走”计划; 二是打造分层分类救助体系,对救助对象按照困难程度划分为特困人员和低保对象、低收入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急难对象等不同圈层;三是积极发展服务类救助,细化了社会救助服务内容;四是完善基本生活救助标准调整机制。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合理确定救助水平,既不降低标准,又不吊高胃口;五是健全专项救助制度,在低保对象之外,为各部门实施专项救助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标签对象,从制度体系设计上打破“低保捆绑”、“悬崖效应”;六是完善主动发现机制,深化“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机制在社会救助领域的运用,强化多主体、多层面、多渠道的主动发现;七是优化审核确认程序,深化江苏“温情社会救助”改革,让困难群众申办社会救助“只需跑一次,无需开证明”; 八是健全救助工作网络,构建全省统一的社会救助经办管理体系,实现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

在回答记者“作为社会救助牵头部门,如何统筹抓好江苏省《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的提问时,戚锡生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宣传解读工作,发挥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强化政府领导和部门协同,统筹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研究解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推动社会救助政策落地生根。民政部门将重点完善低保对象和特困供养对象的认定办法,研究制定低收入家庭和支出性贫困家庭的认定办法,建立“物质+服务”救助方式,深化社会救助领域“放管服”改革,深化温情社会救助改革,持续开展创新实践活动,聚焦主动发现、精准救助、关爱服务等,继续培育成果,点面结合深化改革,打响江苏社会救助品牌。把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精神充分吸纳到全省民政工作“十四五”规划中,切实履行好民政部门牵头统筹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职责。

发布会上,省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还就“健全公租房退出机制”“医疗救助改革新举措”“加大社会救助的财政投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救助”等话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新社、人民网、新华网、新华日报、省广电总台等20多家媒体参加此次发布会。(根据江苏省民政厅信息整理)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