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未成年人保护好、教育好、培养好,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近年来,重庆市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建立完善体制机制和工作网络,加强沟通协调和部门联动,聚焦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相关部门携手社会各界,为“祖国的花朵”健康成长创造安全稳定学习生活环境,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兜底保障后顾无忧。出台《体球网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体球网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发布《儿童福利机构模拟家庭服务规范》《涉外收养服务规范》等5个儿童福利领域地方标准。建立市、区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联席会议制度,民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建立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制度,机构集中供养、社会散居孤儿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456元、1256元,“十三五”期间共发放3.5亿元,切实保障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实施孤残儿童手术康复“明天计划”,支出380万元救治208名孤儿,开展“福彩圆梦?助学”项目,资助743名孤儿、78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对6岁以上智力正常的流浪未成年人开展教育矫治工作达1500余人次,帮助他们回归家庭,回归校园。市级、区县、乡镇、村居四级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体系基本建立,全市配备儿童督导员1031人,村(居)设立儿童主任1.1万人。投入2.05亿元,加快儿童福利机构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建设,完善机构服务功能,推进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转型升级,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各机构收留抚养、救助服务和临时监护能力稳步提升。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实施社会工作服务项目200余个,有效保障儿童基本权益。初步建立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四位一体”救助保护机制,持续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1.2万名无人监护和监护差的儿童得到有效监护,500余名留守儿童返校复学,7000余名无户籍留守儿童登记落户。开展“儿童福利信息动态管理精准化提升年”专项行动,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台账和信息动态更新机制。开展“政策宣讲进村居”等宣传活动,指导区县与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签订委托监护协议书、监护人责任清单等“两单两书”,发放暑期安全防范告家长书,基本消除留守儿童无人监护现象。依法办理收养登记,2017年以来依法办理收养登记657例,综合评估收养家庭26例,指导涉外寻根回访140次,被收养儿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二是依法保护精准施策。出台《体球网加强新时代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的实施意见》《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等政策制度。开展“护校安园”行动,化解涉校纠纷409起,整改校园内部安全隐患4055处,整治校园周边治安乱点533处,稳控高危人员1836人。全市61.4%的检察院均设立独立的未成年人检察机构, 2018年以来办理在押未成年人监管活动监督和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监督案件309件,撤销或变更监护权民事支持起诉案件116件126人,涉未成年人公益诉讼立案145件。各级法院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各级法院坚持不断增强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审判职能作用,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判处未成年被告人3065人,占同期判处有罪被告人总数的2.84%,其中不满16周岁的266人,占未成年人犯罪总人数的8.68%。以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为指导,大胆创新,先后作出“轮流抚养”、“隔代探望”、“代为抚养追讨抚养费”、“撤销监护权”等系列具有创新性的裁判,连续3年向社会公开发布全市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持续开展“法援惠民生?关爱未成年人”品牌活动,深化援助事项、经济状况零门槛、证明材料可承诺的“全覆盖”法律援助服务。2018年以来,全市办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13946件,切实维护和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开展未成年人审前社会调查评估3.4万余件,为裁决机关提供有力参考。
三是多方携手共护花朵。一方面着眼家庭教育。出台《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颁布《重庆市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明确17个单位职能职责,实现“家庭尽责、学校指导、社会参与、政府推进”。搭建“父母课堂”线上线下双平台,建成“妇联组织+专业机构+志愿者”家庭教育指导队伍。投入2250万余元开展“情暖童心?相伴成长”留守、困境儿童关爱项目,实施精准关爱。万名村社妇联干部和执委担任“爱心妈妈”,常态化开展困境儿童“1+1+N”日常关爱。购买专业社会服务,实施四轮全覆盖心理团体辅导,每年为100名有重度心理行为问题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提供“一对一”心理辅导。开展“儿童之家”规范化建设,在全国率先携手高校创建复合型、成长型、实效型儿童工作智库, 1.1万个儿童之家和1.2万余个妇女之家成为快乐成长乐园。开展“巾帼志愿者进校园”活动,发放50万册未成年人保护宣传资料和3000张未成年人保护讲座视频光盘。
另一方面着眼校园管理。出台《体球网加强中小学校风建设开展杜绝校园欺凌教育的通知》《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安全教育工作机制。开展贯彻落实减负三十条专项督查,严格学习资源审查,杜绝非法出版物和未经批准的活动等进入课堂。加强校园“三防”建设,安装一键式报警装置8162套,设立校园警务室2999个、“护学岗”5706个、治安岗亭752个,每日组织巡逻警力19475人。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原则,确保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坚持实行“两为主、两纳入”,保障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入学、编班、资助等方面与城市学生享受同等待遇。目前,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小学、初中入学率均保持在99%以上,残疾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增至97.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5%。
再一方面着眼社会治理。全市深入开展“校园及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建成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38个、乡村学校少年宫720所、“青少年之家”871个、儿童之家11081个。在12个社区开展全国“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区(村)”试点创建,52个社区(村)开展市级试点创建。“希望工程”援建希望小学及配套设施219个,资助贫困家庭学生1.4万余名,“点对点”帮助14.6万余名贫困地区青少年实现个性化新年心愿。组织2万余名“五老”担任留守儿童“代理家长”,结对帮扶留守儿童32.8万人次。同时,深入开展“清朗?巴渝”“护苗”专项行动、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去年全市查删网上各类有害信息10万余条,清理“涉政、色情、谩骂”游戏玩家违规ID469个,封号处理129余个,整改340个,查处违法违规教育类APP应用31款,行政警告处罚28款、下架整改2款。(根据重庆市民政局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