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庆市社会救助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全面建立了以低保制度为核心、专项救助和临时救助为补充的“8+1”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实现了救助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上涨联动、救助对象通过信息系统核查比对、救助申请 “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实现了救助对象从粗放识别到精准认定、救助制度从“碎片化”向体系化的发展转变。上半年,平均每月救助城乡低保对象93.01万人,累计发放低保金17.92亿元。其中,城市低保34.16万人,累计发放低保金8.47亿元,农村低保58.84万人,累计发放低保金9.45亿元;特困人员救助供养18.14万人,发放救助金3.53亿元;医疗救助 253.78万人次,支出医疗救助金5.72亿元。扶贫济困医疗基金救助2.35万人次,支出救助金0.45亿元;临时救助10.87万户次,支出救助金1.97亿元。
国务院和重庆市出台了多项《办法》和《意见》,对核查认定机构的成立及职能、核查工作流程、相关部门的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为全市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查认定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重庆市从2008年开始启动核对工作,2015年10月建成重庆市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查认定信息管理系统并试运行,2017年4月1日转入正式运行。该系统的建成,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社会救助家庭认定的准确性和社会救助的公平性、公正性。
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全市共接收核查委托7.2万余户次16万余人次。日均查询880余人次。从信息核查部门来看,工商注册信息检出疑似信息2751人,检出率约为1.71%,车辆信息检出疑似信息1.1万余人,检出率约为7.26%,公积金信息检出疑似信息1100余人,检出率约为1.11%。从2016年以来的系统运行纵向数据对比来看,市级核查认定信息管理系统2017年上半年接收核查委托量与2016年全年相当,核对系统在不断完善中逐步满足救助部门对救助对象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查的需求;工商、公积金、车辆的检出率基本实现减半,说明核查工作对于不符合条件的人群的震慑性作用凸显,救助对象准确性通过核查工作得以较大程度的提升。
下一步,重庆市将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查认定工作的制度设计,推进与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换,提升社会救助的公正性和精确度。(根据重庆市民政局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