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民政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体球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聚焦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精准扶贫任务,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在精准扶贫中的兜底保障作用,社会保障兜底扶贫呈现“强、密、抑、聚、衔”五字特征,取得较好效果。
扶贫工作机制突出“强”。组建3支扶贫工作队伍,即充实民政系统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立了9个贫困村定点帮扶工作队,组建了铜仁市“百家社会组织帮百村”助力脱贫攻坚行动工作协调组。充实民政系统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市、县两级均成立以民政部门主要领导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形成了“市民政部门抓统筹、县级民政部门抓落实、乡镇民政部门抓具体、民政干部真帮实扶”的扶贫工作格局;成立了9个贫困村定点帮扶工作队:9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分别联系一个贫困村,每月吃在村、住在村、工作在村不少1次,坚持群众不脱贫、工作不脱钩、队伍不撤离,2017年,投入贫困村171万元扶贫资金,贫困村脱贫攻坚成效显著;组建了铜仁市“百家社会组织帮百村”助力脱贫攻坚行动工作协调组,下设办公室在市社会组织管理局,适时收集社会组织帮百村脱贫攻坚工作动态。
兜底保障网突出“密”。近年来,铜仁市出台一系列兜底保障制度,制发了《铜仁市民政部门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十项”行动方案》《铜仁市民政部门深入推进贫困村提升工程实施方案》《铜仁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实施办法》《铜仁市临时救助实施办法》《铜仁市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实施办法》等兜底政策和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措施,为贫困人口织牢编密了最后一道安全保障网。
致贫返贫突出“抑”。重点从“四个着力”下功夫。着力抓好农村低保提标,抑制因物价上涨致贫返贫:2017年,农村低保年平均标准从3074.4元提高到3545元,增幅达15.3%,铜仁市农村低保对象185127户424806人,人均月综合保障水平为254元,较上年增幅25%,全年累计支出农低保金13.7亿元,更加充实了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着力抓好医疗救助,抑制因病致贫返贫:修订完善《铜仁市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实施办法》,整合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消除政策差别壁垒,实现城乡一体化救助;扩大救助范围,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患者纳入救助范围;特殊对象合规医疗费用兜底救助水平提高到100%;门诊救助从2000元提高到5000元;基本住院救助从20000元提高到30000元;重特大疾病救助提高5个百分点,最高救助限额提高到50000元。着力强化分类救助、多元救助和托底救助及后续救助:2017年,铜仁市累计资助参合参保19.38万人,住院救助5.4万人次,累计支出医疗救助资金1.6亿元。着力抓好临时救助,抑制因意外伤害致贫返贫:修订制发《铜仁市临时救助实施办法》,对因火灾等突发性意外事件、因车祸、溺水、矿难等人身意外伤害、因突发重大疾病、因学等致贫返贫家庭及时实施1000元-50000元的临时救助;制发《铜仁市救急难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实施救急难,有效避免冲击社会道德和心理底线事件发生,2017年,累计实施临时救助2.1万人次,支出临时救助资金4413万元。着力抓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抑制最困难群体致贫返贫:制发了《铜仁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实施办法(试行)》,整合城市“三无”人员救助制度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建立城乡统筹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分档制定具备自理能力、半失能、全失能护理标准,特困人员护理服务取得历史性突破;铜仁市特困人员11758人,其中,半失能特困人员1593人、全失能特困人员739人;特困人员生活标准从335元/月提高到710元/月;首次明确半失能、全失能护理标准为1008元/月、1680元/月;全年累计支出特困人员救助金1.05亿元。
社会扶贫突出“聚”。聚集社会资金,慈善助学:各级慈善总会积极鼓励爱心企业捐资助学,2017年,万向集团资助高中阶段贫困学生766人,发放救助资金158.08万元,“衣恋”集团资助高中阶段学生500人,发放救助资金1150万元;全市各级慈善总会积极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帮助贫困大学生圆大学梦,每名贫困大学生资助3000-5000元,铜仁市共资助贫困大学生878人,共发放金秋助学资助金338.2万元;铜仁市各级慈善总会累计资助贫困学生2144人,累计发放教育救助金646.28万元,有效遏制农村贫困家庭因学致贫返贫。聚集百家社会组织帮百村助力脱贫攻坚行动。创新社会扶贫参与机制,积极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协会参与脱贫攻坚行动,研究制发了《铜仁市“百家社会组织帮百村”助力脱贫攻坚行动行动实施方案》,铜仁市各级民政部门共组织201家社会组织与217个贫困村结成1+1或1+n的帮扶对子,深入结对帮扶村开展产业、智力、商贸、捐赠、志愿等帮扶,累计投入资金、物资共计157.63万元,开展技术服务培训1320余次,志愿服务87次。
社会救助与易地扶贫搬迁突出“衔”。着力抓好社会救助与易地扶贫搬迁无缝衔接,确保困难移民搬得出,留得住,有保障,制发了《铜仁市社会救助与易地扶贫搬迁有效衔接方案》,有效防止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搬迁过程中社会救助政策出现“真空”现象。2017年,享受低保易地扶贫搬迁移民5.3万人,支出低保金1.6亿元;实施医疗救助1268人次,支出医疗救助375万元;为“十三五”期间已搬迁的易地扶贫搬迁移民中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农村低保对象7万余人按每人1500元标准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支出临时救助资金1.2亿元。(根据贵州省民政厅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