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印发了《体球网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对全省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实施意见》共6部分18条,分析了目前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确定了一系列新举措,是指导全省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规范性、纲领性文件。
《实施意见》提出,将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减灾救灾委员会的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发挥各级减灾救灾委成员单位和军队、武警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职能作用,发挥居民自治组织、家庭和个人互救互助的基础作用。同时,要将防灾减灾救灾纳入各级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提升基础设施抗灾能力,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创建综合减灾示范单位。
《实施意见》确定了改革将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全省将明确应对灾害事权划分,对达到省级救灾应急响应等级的自然灾害,省减灾救灾委员会发挥统筹指导作用,市、县(市、区)党委、政府在灾害应对中发挥主体作用,军队、武警部队与地方协调联动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省、市、县级政府要建立健全统一的防灾减灾救灾领导机构,明确具体办事机构,统筹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
《实施意见》要求,将完善社会力量和市场参与机制,落实税收优惠、人身保险、装备提供、业务培训、政府购买服务等支持措施,大力培育和孵化防灾减灾救灾领域各专业类型和服务特长的社会组织;将完善应对灾害金融支持体系,探索建立大灾(巨灾)保险分担模式,健全农业和农房保险政策,完善各级财政补贴、农户自愿参加、保费合理分担的机制。
《实施意见》明确,将全面提升综合减灾能力,加快各种灾害地面监测站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预警发布制度和体系;建立涵盖多部门的自然灾害大数据和灾情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统一做好应急处置的信息发布工作,拓宽信息发布渠道,确保公众知情权;强化“省―市―县―乡”四级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建设,提高基层减灾和应急救灾的装备保障水平,提高科技含量。
省委、省政府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加强法制保障,加大防灾减灾救灾投入力度;要转变发展方式,以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将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确保本实施意见确定的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推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逐步有序深入。 (根据安徽省民政厅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