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5日)是我国第二个“中华慈善日”,全国首家省级福利彩票文化主题展示馆——上海福彩文化展示馆在上海公益新天地正式开馆,通过影像资料和珍贵实物,全景式向公众展示上海福利彩票发行30年的发展历程和福彩公益金项目在支持社会建设、改善民生福利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福利彩票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截至2017年6月30日,上海已建有2677家网点,销售各类福利彩票470.66亿元,累计筹集彩票公益金共计152.83亿元,其中上缴中央73.27亿元,市级留存53.44亿元,区县留存26.12亿元。
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发行宗旨的福利彩票公益金,是社会公益事业资金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财政对福利事业投入的补充。30年来,上海留存的福彩公益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累计投入设施类项目建设25.15亿元、非设施类项目资助37.52亿元。
从《彩票管理条例》发布实施的2009年至2016年间,上海福彩公益金累计投入各类民生保障项目共计40.33亿元。其中,老年福利类项目23.16亿元,残障人士福利类项目2.5亿元,儿童福利类项目1.28亿元,社会公益类项目13.39亿元,涵盖了建设养老床位、社区服务中心,为社区老人提供助餐服务,以及资助残疾儿童、落实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帮扶困难群体等广泛的社会福利事业。
在扶老方面,上海市政府于2014年发布了《体球网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福利彩票公益金的60%以上用于发展养老服务业,主要包括补贴新增养老床位、老年活动室、日间服务中心、老年人助餐点、居室适老改造、家庭互助服务、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建设和长者照护之家等市府实事项目。2009年至2016年间,累计资助额高达23.16亿元。其中,“新增养老床位”自1998年列入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后,仅2007年至2016年,全市就新增养老床位7.43万张,其中福彩公益金资助补贴超过2.55亿元;2016年,“新建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首次列入市政府重点工作,在公益金资助下,当年底全市即建成32个。福彩公益金的支持,让上海社会养老服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如虎添翼。
在助残领域,2009年至2016年间,上海福彩公益金先后投资2.5亿元,建设上海假肢中心,支持举办残运会,资助全市城镇重残人员、特殊儿童、荣誉军人和慢性精神病人等群体,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同时,福彩公益金在支持儿童福利事业方面也作为甚多,2009年至2016年间,先后投入1.28亿元,资助新建或扩建了上海儿童福利院、儿童临时看护中心,在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特殊教和医疗康复等项目都有福彩公益金的投入,为孤残儿童健康成长、回归社会保驾护航。
在此期间,上海福彩公益金还投入13.39亿元,用于济困福利项目资助,通过各级政府、群众性组织和社会公益组织为退休职工、困难妇女儿童、部分特定困难群体提供医疗救助和资金支持;补贴“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风险评估示范点”和“北斗综合减灾应用示范工程”等项目;在98特大洪灾、抗“非典”、汶川大地震以及残运会、特奥会期间提供资金援助。
上述项目中,上海养老服务实事项目、上海社区市民综合帮扶项目和上海市松江区社会福利院项目,先后被民政部评为“全国100个最具有明显社会效益和广泛社会影响的优秀福利彩票公益金项目”。
除资助传统公益项目之外,从2009年起,上海市民政局启动公益招投标工作,截至2016年底,市、区公益金资助公益招投标项目合计6.5亿元,受益社会组织超过500家。
30年来,上海财政、民政部门严格按照福彩各项管理规定,确保福彩公益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上海福彩严格按照《彩票管理条例》和《彩票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定期发布福彩销售、公益金筹集、公益金使用、大奖中出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公益性是彩票的根本属性,“为别人送福,给自己添彩”已成为上海市民参与慈善活动的一种方式。爱心彩民通过购买彩票让“日行一善”变得简单可行,使更多困难群体受益于福彩公益金。(根据上海市民政局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