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助力脱贫攻坚。动员全市慈善力量助力脱贫攻坚,从帮助困难群众解决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入手,与全市脱贫攻坚形成合力,有效发挥社会组织灵活、快捷、实效优势多渠道整合帮扶资源,集中力量解决济困、救孤、助残等关系贫困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围绕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础和发展定位,整合行业资源发展高山蔬菜、中药材、林果、乡村旅游等扶贫特色产业。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计划(简称“三区”计划),近年累计向酉阳、秀山、城口、云阳、巫山、巫溪等17个区县选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284名,受援区县社工组织由2家发展到66家,社工专业人才由148名发展到1077名。2017年以来,市级慈善组织设立扶贫专项基金19项,实施公益慈善项目493个,用于脱贫攻坚公益支出3.96亿元,受助群众达89万人次。
二是服务经济建设。社会组织特别是行业协会商会在加强行业自律,搭建行业服务平台,制定行业规划和标准,调处对外贸易争端,为维护市场秩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促进公益事业发展。全市社会组织平均每年募集20多亿元公益资金,凝聚上百万志愿者,为减贫济困、救灾防灾、助学助医、环境保护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是助推社会事业发展。全市现有民办幼儿园有4368所,占全市幼儿园58.3%;民办高校26所,占全市高校总数的40%;民办学校在校生113.4万人,占全市在校生总数的18.25%。此外,民办科研机构、民办医院、民办博物馆、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民办社工机构等各类民办社会服务机构,对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公共服务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社会组织为广大群众理性有序表达诉求、自律管理和自我服务提供载体,特别是基层社区社会组织在活跃群众文体生活、协调邻里关系、推进社区建设中,发挥了“微血管”、“调节器”和“减压阀”的作用。(根据重庆市民政局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