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地方动态 > 正文

湖南建成地名地址云平台实现区划地名业务信息化全覆盖

时间:2018-11-28   浏览量:128 次  来源:湖南省民政厅
【字体:    打印

地名地址作为人类识别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空间位置的符号,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把钥匙,更是信息化时代中各行业数据融合、发挥作用的基础媒介。湖南省民政厅充分运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数据,在制定标准和打造平台上充分发力,历时两年建成能融合共享、即时更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湖南省地名地址云平台”,呈现了创新突破、亮点纷呈的良好态势。

注重标准的规范引领作用

从2016年开始,湖南省按照国务院地名普查办“边普查、边应用”原则,以及民政部体球网加强标准化建设的文件精神,开展了有关地名地址的系列地方标准编制工作。

《湖南省地名数据元规范》《湖南省地址数据元规范》已由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发布、实施,对比国务院地名普查办下发的地名普查数据库标准,湖南根据当地特色,细化了地名类别,新增了村(居)民小组、垸、遗址、集贸市场、专业市场、工业旅游示范点、红色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示范点等12项地名小类,明确并细化了各项数据元的属性信息长度和填写规范。

同时,规定了地址数据元的坐标系统、编码、描述、构成、分类等基本要求,明确了地址数据元属性信息和更新原则,适用于地址数据元的采集、交换、共享、更新和使用。

已完成终审的《湖南少数民族语地名译写规则》,是抢救性保护湖南少数民族语地名文化遗产的利器;正在制订的《湖南省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将对地名地址数据库的规则及形式、管理功能、数据交换接口等方面进行规范,可促进地名地址数据常态化更新、地名地址审批管理和标准地名地址信息统一发布。

综合应用地名地址数据

湖南省民政厅充分发挥标准的规范、引领作用,以197万条地名普查成果数据为基础,形成平台数据库。

一方面,实现地名全要素汇聚和数据纵横贯通。每个地名的要素都涵盖地名的各个细项,地名的文化属性受到有关行业及企业追捧。所有数据从省级层面进行汇聚,市、县两级区划地名业务口,只需要向平台调取数据,开展应用,不再因为缺乏专业人才、技术、设备,无法对地名进行信息化管理。另一方面,可进行可视化管理与业务全方位管理。通过地名符号化、图属一体化、历史可溯化,在天地图基础上实现地名空间可视化管理。还构建了地名地址信息管理系统、行政区划信息管理系统、界线界桩信息管理系统等三大业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全面覆盖区划地名传统业务。

构建省级共享服务体系

湖南省率先构建省级地名地址共享服务体系,横向服务于政府各有关部门,纵向服务于市、县两级民政部门区划地名业务口。

依托湖南省地理信息交换共享平台,集成国土部门的测绘数据、天地图技术及硬件环境,以各部门审批的专业地名为数据来源,实现地名地址数据的全要素汇聚和动态汇聚,形成全省范围内覆盖范围最广、数据来源最权威的地名地址云,为地名地址数据使用部门提供标准化的地名共享服务,以达到各级政府部门共用一个地名来源、各类业务数据共用一种地名表述的目标,实现地名信息共建共享、即时更新的长效机制。

构建即时、泛在地名地址库。打通部门信息孤岛,共享国土、交通、公安、住建、工商等部门的专业地名、地址数据。为国土部门的土地权属调查、第三次土地现状调查、天地图湖南数据资源的融合等工作提供了较大的便利;进一步丰富了数据的覆盖范围,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提供科学、翔实的数据支持。提供给交通运输厅的乡、村、组三级组织的代码、名称及精准位置等信息,为该厅的农村公路路网调整、实施精准扶贫提供了基础依据,同时也成为湖南交通标志调整工作、“村村通”“组组通”规划工作的重要依据。

同时,还对应用成果趋势进行即时观察、监测,便捷掌控服务质量、改进服务的方向及策略。运用关键字预警功能,提高政府部门对敏感信息的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能力。在智慧城市建设系统工程中,地名地址作为系统基石,得到广泛应用。

探索智慧公共服务体系

一如既往地提升地名公共服务水平,是地名管理工作的主旨。新时代是信息化时代,公众通过新媒介,需要更多、更快捷的地名公共服务产品,满足其对家乡、对地名文化的关注、热忱与认同。

湖南省民政厅利用平台数据,创建“湖南地名普查成果网络展馆”。网友不仅能24小时不间断地从该馆浏览、下载湖南省、市、县三级地名普查办的地名图、录、典、志电子书等成果,还可以在地名图上加载、补充新的地名信息。

同时,建立湖南省地名地址门户网站,增加了地址方面的信息发布和信息反馈功能;在地名普查微信公众号的基础上,扩充服务功能,积极践行“互联网+地名”,为公众参与地名地址的管理、应用提供有效的渠道。(根据湖南省民政厅信息整理)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