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慈善助学的力量

时间:2023-01-31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孙彦川

河北省清河县教育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成立于2013年7月。近十年来,基金会设立和实施了多个面向教师和学生的奖助项目。2021年12月,基金会因其卓有成效的工作被河北省民政厅评为5A级社会组织。今年春节,记者随着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对三个受助者家庭进行了走访慰问。

温暖困难家庭学子求学路

2022年,葛仙庄镇的女孩杨小花(化名)考入省内某本科院校。杨小花的奶奶、妈妈和爸爸都有重病,家里经济困难。作为脱贫家庭学生,仍享有扶持政策,杨小花上高中和大学都不用交学费。基金会经过审核,又向其发放了2000元助学金。“再加上大学给的资助,第一年的费用就够了。”杨小花的父亲说。

清河素有“中国羊绒之都”之称,杨小花的父亲以前也梳过羊绒,每年能挣两万多元,可是现在他只能打散工挣钱。“我们用低保金买了羊,管理池塘每月能挣300多元,粮食可以自给自足。”

问到年货,杨小花的父亲说已经买好了。虽然这几年遇到困难,但里里外外的帮助让他们一家信心满满:“以前给父亲治病借了亲戚1万多元,我记了账,将来得还给他们。”

近十年来,基金会已奖励、资助师生1万多名,温暖了困难家庭学子的求学路。截至2022年年底,基金会累计募集善款9563万元。一笔笔捐款,折射了当地民营企业家以及爱心人士的担当,也展现了基金会的社会影响力。

八方支援见真情

临近除夕,家住谢炉镇某村的大学生刘莫(化名)仍在抓紧时间学习。他面前的桌子上摆满了书本,墙上的一张张奖状述说着刘莫的勤奋和聪颖。“平常我就喜欢看书,大学期间需要读的书就更多了。”刘莫说。

刘莫的父亲和爷爷因病去世,母亲失联,他和年近七十的奶奶相依为命。

2022年,17岁的刘莫考入省内某本科院校。作为脱贫家庭学生,刘莫也不用交学费。他和奶奶每年可获得救助资金和转移性收入1.8万余元,基金会也给予他2000元助学金,进一步兜牢了其基本生活。

刘家的旧房属于危房,眼下他们借住在亲戚家里。这些年,亲戚、街坊也纷纷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三年来,我们穿的衣服都是他们送的,衣服很新、很好。”刘莫的奶奶指着身上的羽绒服说。

“对于家庭困难的师生,针对其特殊情况,我们还可以协调定向资助。”基金会办公室主任宋祥宇表示,会继续关注刘莫家的情况,支持其顺利完成学业。

结对帮扶助追梦

家住城关乡,在南方高校读书的大学生张珀(化名)是定向资助的受益者。前些年,张珀的父亲失踪,爷爷因病离世,奶奶罹患癌症,其家庭生活陷入困境。时任基金会财务部部长焦玉华获悉这一情况后,通过基金会每年定向资助张珀1000元,直到她完成学业。

“焦叔叔的关爱让我有了上大学的底气。”张珀说。

由于旧宅拆迁,张珀和奶奶目前租住在一居室里,房内陈设简单,收拾得干净利落,茶几上摆放着待客的糖果、瓜子和水果。张珀的奶奶发过广告,每月能挣一千七八百元,现在饭店打工,每月能挣两三千元。

生活报她们以痛,她们报生活以歌。记者眼前的张珀奶奶眉头舒展,脸色红润,快言快语,丝毫不像患过重病的人。2023年元旦前,张珀参加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的是某重点大学。

“我总是叮嘱张珀,是基金会的帮扶把我们的心气提了起来,将来你一定要像焦叔叔一样,多做善事。”张珀奶奶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基金会的资助,也有力地拉近了广大学子和家乡的感情。“2019年2月,清河县召开座谈会畅谈清河未来发展,县委、县政府向百余名获得基金会奖励资助的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发出邀请,有198位受助学生赶回来参加了座谈会。”宋祥宇说。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