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寒冬,一场“救”在身边的温暖行动

时间:2023-01-31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周冉冉

江苏省南京市民政部门持续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于2022年10月17日启动“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截至目前,南京市共救助流浪乞讨和临时遇困人员293人次,发放御寒衣物、食物326件,发放防疫物资173件,各级各有关部门累计开展街面巡查7400余次,参与工作人员超1.1万人次。

入冬以来,江苏省南京市充分发挥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救助网络作用,重点对火车站、汽车站、桥梁涵洞、繁华街道、地下通道、银行ATM机室等流浪乞讨人员易集中的地段进行巡查,加大极端天气下的巡查时间和巡查频率,扩大巡查范围,努力做到“发现一个,救助一个”。一幕幕感人的救助场景,温暖了这个冬天,也擦亮了“宁团圆”救助服务品牌。

救危:守护安全 救在垂危时

2022年12月寒冬的一个夜晚,“宁团圆”街面救助队的老朱带队,一行人带着保暖御寒物品、食品和防疫用品等,通过循环踩点方式,对前期梳理出来的20个流浪乞讨人员易露宿、易聚集的重点区域展开巡查。

当巡查到某处高架桥下时,他们发现桥洞下躺卧着一个人,用纸壳、棉被裹身。老朱赶紧上前查看,发现是一名约四十岁的中年男子,看起来身体很虚弱,对于问话没有什么反应。工作经验丰富的老朱当即紧张起来:“危险!这个人很可能身患疾病,再这样昏卧街头,可能出现生命危险,赶紧送医!”

他们立即联系公安部门,按照“先救治、后救助”的原则,将这名男子送到最近的定点医院急救。经医院检查,受助人员患有败血病,幸亏救治及时,脱离了生命危险。

“救助是具体的、可感知的,要为流浪乞讨人员带来生命的希望和温情的守护。”南京市救助管理站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统计,自去年10月“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开展以来,南京市共救助流浪乞讨和临时遇困人员293人次,发放御寒衣物、食物326件,发放防疫物资173件,各级各有关部门累计开展街面巡查7400余次,参与工作人员超1.1万人次。

春节期间,南京市各救助管理机构还在“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基础之上,开展了“暖心春节”救助行动,加强节日期间值班值守,加大街面主动救助,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全天候救助,保障他们度过一个温暖、祥和、安全的春节。

救急:多方联动 救在未乞时

2022年11月的一个傍晚,南京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马海玲的电话响起,电话来自火车站公安联络员:“在火车站站前广场上,有一对母子钱物丢失,无力购票返乡。”

“宁团圆”街面救助队员们穿着带有救助标识的马甲,佩戴执法记录仪,携带温暖救助包,火速赶往站前广场找到那对母子。

原来,这对母子要回安徽老家,不慎丢失了手机和钱物,无法与家人取得联系,一时陷入困境。得知他们快一天没吃饭了,队员们赶紧递上热水和面包,让他们取暖充饥。

征询母子的意愿后,队员们将他们带到站前警务亭,帮助办理了临时身份证,并购买了当晚返乡的车票,与民警一起,将他们安全送至专门的爱心候车亭候车。出发前,队员们还为母子俩备好了返乡途中的食物和防疫物资。

南京市火车站作为综合性交通枢纽,区域内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公交等交汇,是流动人口、外来人员临时遇困多发区域。南京市救助管理站会同火车站客运部、铁路派出所、地铁公安、玄武湖管委会“五方”联动,周边街道救助点紧密配合,建立了火车站片区“5+N”联动救助机制,主动发现临时遇困人员,救在“未乞时”,服务“零距离”。

救困:多元帮扶 救在长久时

南京市救助管理站与当地劳动保障部门自2020年起就合作建立了流浪乞讨人员就业援助绿色通道。受益于该绿色通道,流浪乞讨人员小张前不久获得了就业援助。

小张,脚部残疾,长期在医院门口、地铁站口等区域乞讨和捡拾废品,是南京救助人熟悉的老面孔。早在2021年,“宁团圆”街面救助队就将其纳入了街面长期滞留人员信息库进行动态管理。队员们多次劝说小张进站受助,大多时候都遭到了拒绝,偶尔进站受助几天后,就又回到街面流浪乞讨。

因此,小张的生活一直牵动着救助工作人员的心,大家想帮助他打破这个“乞讨—救助—再乞讨”的怪圈。

队员们把小张作为本轮“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的重点,多番讨论后,把“多元救助、助人自助”作为破题关键点。围绕激发其自力更生的生活信念、提升其自食其力的能力,救助站工作人员利用就业帮扶绿色通道帮助小张找到了一份餐饮企业的工作。

南京市救助管理站相关负责人说,对于不愿到救助站接受救助的人员,救助站除了提供必要的御寒物品、防疫物资和详细求助方式,还会尽力做到后续持续跟踪劝导。据介绍,南京市救助机构还将继续优化服务供给,全面提升救助管理服务质量,配足配齐救助物资,确保“有求必应、有应必行”。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