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爱心接力 让归家的路不再遥远

时间:2023-01-11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翟 倩 通讯员 王 勇

1月5日,在社会爱心人士与救助管理站的爱心接力下,流浪3个月的付某终于回到家乡。

事情的起因要从去年10月说起。

2022年10月,在甘肃务工的四川籍人员付某揣着辛苦打工挣来的1万多元钱,踏上归程,准备与家人朋友团聚。可在火车站等车时的一个盹,却让付某的心情从兴奋和喜悦降到谷底——他的行李和钱被偷了。无奈的付某为了早日回到四川老家,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从甘肃徒步回家。

徒步回家的路程大约有1000余公里,这一路上,付某风餐露宿,饿了就在垃圾堆里捡些吃的充饥,渴了就到公共卫生间解决,睡觉时用路边捡来的废旧床单被罩,甚至报纸御寒。

不知怎的,1月4日,风尘仆仆的付某出现在重庆市万盛经济开发区的街头。也就是在这里,他遇上了爱心接力的第一棒。

当晚10点左右,一对夫妻驾车行驶在万盛经开区的路上,不经意间,他们看到路边有一个衣着脏旧、背着大包小包、步履艰难的男子,便停车上前询问。

“自‘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我们通过组织集中活动、发放宣传彩页、拉横幅、开展联合行动等多种方式,向社会大众宣传救助管理政策,引导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提供线索,加入到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中来。”万盛经开区救助管理站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我们宣传到位,大家的救助意识很强,这对夫妻就是在了解救助政策后主动参与的典范。”

这对夫妻遇到的正是付某,得知他准备徒步回家,因走错路来到万盛区后,夫妻邀请付某上车,并送其到了万盛派出所。在派出所的协助下,他们又一同护送付某来到万盛经开区救助管理站,临走时还留下了200元钱资助付某回家。面对付某的道谢以及询问名字的请求,夫妻俩异口同声婉言谢绝:“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爱心接力的第二棒,是救助管理站。

1月4日晚上10点多,区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接到派出所的通知后,做好了救助的充分准备。“付某的这种情况属于临时遇困人员,也是我们救助管理站的职责范围。”站负责人表示,付某到站后,测温、消毒、登记,一气呵成。

为了让付某缓解疲劳,工作人员为他送上一碗热腾腾的泡面,驱散了他几个月来路途奔波的饥寒劳苦;一个舒服的热水澡,让他一直紧绷的弦放松下来;一身崭新的衣物,让他从里到外换了新颜。

聊天中,付某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展示了双脚磨起的血泡,工作人员怜悯不已,安慰他说:“你今晚在这里安心住下,相信我们,我们一定会想办法帮你平安回家。”此时的付某将自己一路行来捡拾的避寒衣物全部扔掉,表示自己再无顾虑,安然睡下。

由于付某家乡在四川省仁寿县,该县与重庆不通高铁,与付某商量后,1月5日上午,区救助管理站为其抢购到一张前往资阳市的高铁车票,并开车护送其到綦江东高铁站,办理完乘车手续,送上“爱心包”。“日常巡查时,我们也会赠送‘爱心包’,里面配有八宝粥、水、面包、饼干等食物和口罩等防疫物资。这次给付某的除了必备的这些外还加大了分量,准备了方便面,保证他到家之前可以不愁吃喝。”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说。

11点20分,随着火车缓缓启动,付某向站台上送行的区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挥手道别,一路向前,奔向属于自己心的归宿。当晚,付某就已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

与此同时,区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还与资阳市民政局、救助管理站取得联系,告知付某的情况。对方承诺,会定期关注付某的生活,如其符合条件,会将其纳入低保范畴,让他在家生活无忧。这也将成为爱心接力的第三棒。

从被发现到接受救助,再到回家,热心夫妻、派出所和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轮番上场,用爱心接力,让付某归家的路途不再遥远。据悉,自2022年12月以来,万盛经开区救助管理站已累计开展街面巡逻30余次,实施救助23人次。未来,区救助管理站将继续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用有温度的服务,救助更多受助对象,护送他们顺利踏上归家路。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