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救在身边,暖在心窝

时间:2023-01-06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雷 耀

“真没想到,你们还记挂着我,送来了米、面、油,还有崭新的保暖衣、棉衣、棉被,又能过个暖暖的新年了。”元旦前夕,家住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沁河镇李家庄村的特困人员李大爷收到民政干部送上门的慰问品后激动地说。据悉,沁源县民政局在元旦前后对全县社会救助对象中的重残人员、特困人员等共计2727人进行走访慰问,按每人1000元的标准发放慰问品,确保他们过个温暖的节日。

“节日期间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既是落实民政部、省民政厅相关政策的一项具体举措,也是民政部门关爱困难群众的形式之一。”长治市民政局局长段志岗告诉记者,“近年来,长治市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让社会救助申请简化、审批提速、帮扶多元,把暖心的救助送到困难群众的心窝窝上。”

核对提速,范围扩展

社会救助审批快

“当月申请,当月就领到了低保金,这下可减轻了我家的生活压力。”家住长治市潞州区黄碾镇长钢社区的李某看着到账的低保金高兴地说,“现在申请救助,批复真的是太快了。”

李某和妻子都是企业下岗职工。2022年2月,李某查出患急性重症胰腺炎,住院治疗长达8个多月,除居民保险和医疗救助外,个人住院自付费用高达40万余元。10月出院后,李某每月仍需1500元的医药支出。巨大的看病花费,让家庭生活陷入困境。当月,李某试着向黄碾镇提出了救助申请。接到李某的申请后,镇民政助理员第一时间开展了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通过在线数据共享核查,李某在月底前就被纳入了低保范围,当月就领到了低保金。民政部门考虑到李某家的医疗支出较大,2022年12月底还发放了3万元的临时救助金。

长治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延节告诉记者:“从2018年我们就运行了市级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但由于当时部门协调难度大,核对内容仅有不动产、公积金两项。从2022年5月起,我们努力打通信息数据共享的堵点,将市级核查系统直接接入市政府信息中心市级政务大数据平台,与公积金、不动产、卫健、公安、市场监管、行政审批等6个部门的14个服务接口对接,实现数据共享。目前,市级核对系统已与省级核对系统实现对接,并完成本地化改造。如今,除能通过省级核对系统核查8项内容外,市级也由原来的2项增加到15项。核对报告结果返回时间也由20天左右缩短到3天以内,极大地提高了核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记者了解到,市级核对系统改造完成后,核对范围也由之前的城乡低保对象扩展到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低保边缘家庭以及住房、教育等专项救助对象,核对人数和数据量由每年约15万人次、核对数据量近50万次增加到每年30万人次、核对数据量200万余次。

主动救助,在线审批

社会救助申请便捷

55岁的郝某家住武乡县丰州镇马牧村,在村务农,农闲时靠打零工为生。全家四口人,系乡村振兴突发严重困难户。两个女儿都是在校大学生。2022年2月,郝某的妻子因患重病住院治疗,出院后仍需门诊治疗,除医保报销外自费部分有13万余元。当年10月,丰州镇民政办工作人员在走访摸排中发现,郝某家符合申请低保及临时救助的条件。丰州镇及时启动主动发现机制,宣讲救助政策并受理其救助申请,不久就将其家庭纳入农村低保保障范围。县民政局还先给予其1万元的临时救助。

上门摸排、主动救助……近年来,长治市各级民政主动作为,让困难群众申请救助更加方便。而优化救助流程,在线审核确认,让救助更加高效。长治市在潞州区、沁源县实现社会救助线上审核确认工作的基础上,于2022年依托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在全市各县区全面推行社会救助线上审核确认。

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杨耀南告诉记者:“线上社会救助审核确认全面推行后,既转变了工作方式,也提升了工作效果。现在,纸质资料审阅转变为电子资料审核,低保、特困审批资料全部实现电子资料存档,所有数据全部从低保系统导出,取消了申报救助时需提供的一系列证明材料,极大地方便了困难群众。”

潞州区老顶山街道大天桥村44岁的牛某,患有肢体二级残疾,生活不能自理,之前享受低保多年。新出台的《长治市特困人员认定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将纳入特困残疾等级条件由肢体一级放宽至二级。潞州区在摸排中发现牛某符合新政策的规定,于2022年8月将他纳入特困供养救助范围。

“去年5月,我们结合实际,先后印发《长治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审核确认实施办法》和《长治市特困人员认定实施办法》,全面规范了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认定、审核及确认程序。”张延节告诉记者,“同时,我们还注重做好与相关制度的衔接工作,将生活无着的社区矫正人员纳入单人户申报范围,将乡村振兴部门认定的未解除风险的三类户列入豁免赡(抚)养费范围;建立刚性支出测算体系,明确因残、因病、因学刚性支出及就业成本标准;建立积分评估等辅助认定指标,便于简化基层认定程序。”

协同发力,精准帮扶

社会救助形式多

平顺县龙溪镇东彰村的赵某一家系脱贫户,因赵某患大病丧失劳动能力,造成家庭生活困难。县民政局得知情况后快速响应,提请平顺县防返贫监测联席会议研究开展精准帮扶,县乡村振兴局将其识别为监测户,县医保局为其办理了医疗救助,县民政局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龙溪镇政府,要求快速展开调查、落实社会救助政策,于2022年9月将一家三口纳入农村低保,切实保障了其家庭基本生活。

近年来,长治市各县区广泛发挥联席会议作用,协调整合多部门力量,精准为困难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救助保障,努力构建大救助格局。

为进一步发挥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补充作用,2022年4月,长治市民政局印发《体球网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百社助千户”救助帮扶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各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为困难群众提供关爱服务。自活动开展以来,市、县(区)两级民政部门共动员259家社会组织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扶,共结对帮扶1005户,捐赠物资4636件、价值54.9万元,开展志愿服务3315人次。

除了发放救助物资、提供关爱服务,长治市民政局还会同乡村振兴部门,围绕脱贫人口就业与特困群体解困,通过开发公益岗位,增强困难群众“造血”能力。利用村集体收益,设立保洁员、防疫员、秸秆禁烧监督员等岗位,安置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脱贫户、监测户就近就地就业;开发河道巡护员、护路员、护林防火员、防疫消杀员等岗位,安置低保、特困、脱贫、边缘易致贫人口中的弱劳力、半劳力。截至目前,全市通过公益性岗位共安置困难群众3.6万余人。

“为调动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满足困难群众日益增长的救助服务需求,日前,市级出台《体球网建立长治市社会救助工作容错免责机制的意见》,明确了10种容错免责情形。”段志岗表示,“此举将进一步激励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人员放下包袱、勇于担当、创新干事,更好地为困难群众提供及时、高效、精准的多元化救助服务,让他们在最需要的时候都能感受到民政的温暖。”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