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彦川
近日,江西省上饶市民政局吸收借鉴《中国地名大会》的经验,与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合作策划了综艺节目《上饶地名大会》,以地名文化为载体,以激烈赛事为引爆点,从历史、语言、民俗、文学等角度展现上饶的独特魅力,深入挖掘、保护和传承了地名文化,也提升了上饶市的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
千淘万漉形成原始题库
决赛2小时,筹备7个月。本次活动分为海选、半决赛、总决赛三个阶段,上饶市民政局为每个赛段编制相应的题库。
市民政局从今年4月开始筹备,6月初至8月初,由12个县(市、区)围绕地理、旅游、美食等主题,对当地的地名故事和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命题。经过反复推敲编制成2177道题目。
8月中旬至10月初,市民政局组织了6位地名专家对各地选送的题目进行多轮评审,筛选出1721道试题纳入题库。10月14日,市民政局再次组织都市频道节目组人员和市地名专家对题目进行会审,精选583题用于半决赛和总决赛,以确保试题的科学性、准确性和代表性。
铅山县(在此处读yan,为二声)的读音,弋阳县龟峰(景区)、三清山(位于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等地名的写法……题库中不少“熟悉的陌生题”,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信州区天津桥(位于上饶市区,为讹音)、铅山县稼轩乡(稼轩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别号)、信州区皂头镇的由来(皂头镇古时为漕运的埠头,得名漕头,后逐渐演化成“皂头”),为观众带来一个个待解的“悬疑”。
除了历史,命题组也关注到了当代地名文化,将高铁经济实验区、扶贫攻坚先进典型“好客王家”(位于横峰县姚家乡的一个自然村)等相关内容纳入其中,从而串联起万年农耕文明、千年历史文化、百年红色经典和新时代快速发展。
“竞赛题目源于地名又超出地名本身,旁征博引,实现了寓教于乐、举一反三,能让他们在品味‘文化大餐’中提升文化素养,厚植家国情怀。”上饶市民政局基层治理和区划地名科负责人蒋昊霖说。
精心组织海选引来汹涌人潮
题库形成后,命题组和节目组又从赛制升级、题目优化、地方展演等方面精雕细琢,努力提升海选的参与性,增强半决赛和决赛的互动性,将竞技与科普相结合。
海选旨在选出优秀的选手,所以采用了原始版的题库,特点是题量较大,题目较难。在半决赛和总决赛环节,优先考虑科普性强、有展示空间、有IP(知识产权)属性、涉及著名人物或著名景区的题目。
其间,导演组和命题组反复商议、多方请教,对与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古代江西四大书院之一鹅湖书院、稻作文明发源地万年县仙人洞等有关的地名故事进行充分挖掘。“比如,我们整理出28个与方志敏有关的上饶地名,跟方志敏相关的纪念馆和革命旧址就更多了。”节目执行导演林莹说。
海选采取网络赛道和线下赛道同步进行,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答题。在线上,活动成功吸引了近20万人次参与其中,从中产生了4位“周冠军”晋级半决赛,这其中有学生、旅游达人、地名爱好者、大学教师等。62人在线下报名,通过面试和笔试,其中8名选手晋级半决赛。
在海选阶段,有人得到了满分100分,最终获得大赛总冠军的11岁小学生郭潇语也得了98分。
半决赛和总决赛高雅而不高冷
竞赛的目的在于推广地名文化,所以半决赛和总决赛不唯专,也不唯难。在比赛形式上,命题组和节目组设置了轮答题、抢答题、竞猜题,兼具挑战性、流畅性和趣味性。
在半决赛中,12名选手通过“久闻大名”“名不虚传”“一战成名”三个环节进行现场答题比拼,总得分排前6名的选手进入总决赛。赛况在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今日头条等平台同步直播,观众覆盖全国,播放量超过700万人次。
11月27日,总决赛鸣锣开赛。总决赛共设置了四个环节,包含了视频VCR题、舞蹈展演题、戏曲展演题(弋阳腔)、美食互动题,多维度和多场景地展现上饶地名文化。此外,主办方还邀请了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曾担任两季《中国地名大会》嘉宾的胡阿祥进行现场点评。
在舞蹈展演题中,以荷塘景色为舞台背景,一群身着汉服、背着竹篓的小朋友翩翩起舞。紧随舞蹈而来的题目是:“这支舞蹈源于哪首古诗,作者是谁,他的祖籍是哪里?”
“该舞蹈源于被选入小学课本的朱熹诗词《观书有感(其一)》,朱熹祖籍是婺源,旧属徽州,今属江西上饶。此前已有文艺工作者将这首诗改编成了一首歌,我们在此基础上创编了一支舞蹈,作为展演题的‘谜面’,串联起了古诗和名人,而答案又跟地名挂上了钩。”林莹说。
“《上饶地名大会》把地名和文化自信的关系,地名和乡愁、乡念的关系结合得非常好。”在大赛的点评环节,胡阿祥称赞道。
“这次大赛旨在挖掘地名后面的故事,同时宣传上饶、推介上饶,让更多的人认识上饶、了解上饶。”市民政局局长方建军介绍道,“截至目前,总决赛收看人数超1300万人次,选手来自省内外,为城市品牌推广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我们将以地名大会为契机,编撰一本地名书籍,将更多地名背后的文化挖掘出来、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