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为人民的幸福安康托底

时间:2022-10-25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江西省赣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赖木生

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民政局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不断兜牢民生底线、办好民生实事,自觉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奏响赣州民政“干就赣好”最强音。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筑牢乡村振兴衔接基石

抓好兜底保障政策落实。把脱贫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人口纳入救助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纳尽纳;对收入超过保障标准但不稳定的脱贫人口以及刚性支出较大的低收入人口落实延退帮扶政策;将符合医疗、教育、就业、住房等专项救助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相应的救助范围。对所有低保对象、监测对象进行全方位排查甄别、识别认定、精准保障,落实好救助政策。

优化民政领域政策供给。进一步理顺市、县议事协调机构工作职责,发挥议事机构在跨领域、跨部门、跨区域的领导和组织协调作用。完善人口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市、县、乡、村四级预警监测网络,充分利用党员微网格、结对帮扶等机制,第一时间发现遭遇急难困境的家庭和个人,并第一时间实施救助。

巩固提升防贫解困成果。为困难群众购买防返贫保险,有效发挥前置预警效应,防止发生大规模返贫。健全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政策措施,将符合条件的重残人员、重病患者以及低保边缘人口,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健全城镇扶弱助困长效机制,推进脱贫解困向纾难解困机制转型。完善低收入人口识别认定体系,精准认定低收入人口。

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完善

补齐民政民生保障短板

深化“党建+”社会救助改革创新。探索党建“一张红网、三级架构”下的主动发现与帮扶机制,完善“遇困即扶、遇难就帮”的党员服务大救助体系,构筑特殊困难群体一次办好社会救助事项的服务网络,实现“政策帮扶、迅速到位”。

推进多元化社会救助模式转变。建立健全“分层分类、多元供给”的救助机制,积极引入第三方力量,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重残人员、重病患者等提供探访、照料护理和心理疏导等服务,提升社会救助温度。通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专业力量,推动社会救助由单一的物质救助向物质保障、生活帮扶、精神慰藉、心理疏导、能力提升等专业化、个性化、发展型救助转变。

提升救助经办能力。完善社会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推进社会救助经办一盘棋、一张网、一体化建设,实现数据通、系统通、业务通,提升救助便民服务水平。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在县(市、区)成立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在乡镇(街道)设立社会救助综合服务窗口,在村(社区)明确救助帮扶工作站(点),实行救助帮扶事项统筹办理。加快推进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推动服务向移动端延伸,实现社会救助事项“掌上办”“指尖办”。

推进分层分类救助体系建设

推动困难群众共同富裕

精准划分社会救助圈层。根据救助对象困难程度和致困原因,划分成三个救助圈层。核心层是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实施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第二层是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对这两类人员根据实际困难程度给予相应的基本生活救助或医疗、住房、教育、就业等专项救助;第三层是全体公民,由于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导致基本生活暂时陷入困境的,给予急难社会救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强化急难救助兜底功能。在乡镇、村两级依托“赣服通”建立健全快速响应、个案会商“救急难”工作机制。通过基层干部排查、群众自主申报、部门筛查预警三种方式,既看收入、又看支出,还要考虑潜在的风险隐患,做到应救尽救。对收入稳定超过当年监测范围且持续稳定不少于半年、返贫致贫风险已经稳定消除的监测对象,做到稳定消除风险后规范退出。同时,完善公共卫生等突发公共事件致困群众基本生活紧急救助制度,及时将因突发公共事件陷入困境的人员纳入救助范围,做到科学施策、应扶尽扶。

加强民生保障业务协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全面加强资源统筹和部门协同,形成救助合力。着力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和“百社解百难”品牌影响力,深入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会资源及社区自治组织“五社联动”工程,在兜底保障、慈善公益、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教育帮扶等重点领域发挥作用,让困难群众的生活更有品质,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