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铭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是雷锋出生、成长和工作过的地方。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里坚持用雷锋精神兴城育人,奏响了“雷锋家乡学雷锋”的精彩乐章。
志愿精神,是雷锋精神的新演绎。在高塘岭街道雷锋路社区,雷锋生前好友、原望城县委副书记冯正其退休后,将自家的场地变成“雷锋驿站”,为老年人、青少年等提供公益服务。如今,在冯正其的带动下,社区建立起党建宣讲、帮困助残、敬老助老等9支志愿服务队,结合四季特色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志愿者在社区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社区居民任珍春主动掏钱为小区老人安装晾衣架,在结识双目失明的困难群众老谭后,主动当起了义务“保姆”,风雨无阻为他送饭。“只要居民有需要,我就会去做。”任珍春说,“穿上红马甲,加入志愿者队伍,我现在成了居民最信任的人。”
高塘岭街道湘陵社区打造“湘陵空间”志愿服务点,汇聚红色管家志愿服务队、五彩老年艺术团、雷锋慈善超市等力量,以志愿和便民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向居民提供志愿服务。白沙洲街道响堂湾社区是一个成立才两年多的纯楼盘社区,邻里融合的需求很大。为此,社区成立12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健康养生、应急帮扶等服务,实现了“生活圈缺什么,15分钟志愿服务圈就补什么”。
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如今,望城区的居民把雷锋精神作为一种信仰来追求、作为一份情感来守护、作为一份责任来担当,立足细微书写大爱。截至目前,望城区注册志愿服务组织689家,注册志愿者14.7万余名,开展志愿服务项目6400多个,培育出“雷锋号”青少年关爱家园、“雷锋580救助热线”等一大批优秀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和组织。
一个项目,一份温暖;一种关爱,一份执着。雷锋精神薪火相传,正推动望城区为民服务更加精准、更加精细、更加专业。这几年,这里以“社工雷小锋”引领广大志愿者服务常态化、可持续发展,探索建立商圈“时间银行”“雷锋文明存折”,将志愿服务与养老服务、困境儿童帮扶等有机融合。
为民服务“满圈”,幸福文明“出圈”。3月1日,望城区正式上线“志愿望城”微信小程序,为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拓宽通道。据了解,望城区将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不断健全学雷锋志愿服务机制,拓展内容、创新形式、丰富载体,使学雷锋活动更有时代感更有吸引力,加快建设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志愿者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