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刘静静
阳光正好,王艳身着蓝色卫衣,仰头微笑,沉醉在斑斓秋色中。相机定格了这一瞬间,成为王艳刚刚更新的微信头像。
笑声爽朗,为人热情,做事认真,是王艳留给人的第一印象。生活中的她,热爱跑步,喜欢记录与分享点滴美好;工作中的她,把这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传递给院里的每一位老人。在辽宁省丹东市养老院工作十余年的王艳,先后在自理区服务管理、养员康乐及综合办公室等多个岗位工作过,始终保持着工作热情,用心服务好每一位老人。
特别留意老人的闪光点
“真的好准时,我很欣赏。”这是王艳接受采访时说的第一句话。从不吝啬对别人的欣赏与认可,是王艳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多年内化于心的待人习惯。
在调到综合办公室之前,王艳负责自理区的服务管理和养员康乐工作。“自理区的工作重点是给予老人情感支持、认知支持和行为支持,让老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王艳说,有的老人年纪大了就不愿意活动,发挥老人的身体机能、调动老人的积极性,成为她开展工作的关键。在服务老人过程中,她会特别留意老人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赞赏与鼓励,从而激发老人参与院里活动的热情。
唱歌兴趣小组的每次活动时间为1小时,王艳总是先用半小时教老人唱新歌,再用半小时让老人练习以前学过的歌。“舞台并不大,但老人得到了很大的满足,每次上完课都特别高兴,很期待下一次课。”王艳说,给老人提供展示的平台,会增强老人的自我认同感和对养老院的归属感。
根据老人的爱好和特长,王艳组织成立了唱歌、手工、书法、舞蹈等兴趣小组,通过提供作品展、联欢会、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平台,让老人从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活动时,王艳特别注重鼓励老人自主参与、自主管理和自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她的角色也逐渐从“主导”变为“辅助”。
“我们这里的老人可多才多艺了,过年时楼门前贴的对联,就是喜欢书法的老人写的,我有很多照片是爱好摄影的老人拍的……”说起老人的闪光点,王艳滔滔不绝,满是自豪。
一个人就是一所老年大学
“咱们养老院成立一个老年大学就好了。”院里的老人时常对王艳表达诉求与想法。
“你们想学什么,我包教包会!”王艳总是尽力满足老人的愿望。她对记者开玩笑说:“我一个人就是一所老年大学,既是管理人员,又是教学人员。”尽管后来招聘了一个助手,但王艳依旧事事冲在前。
老人想学唱歌,王艳便去学唱歌、识谱、弹琴;老人想学剪纸、编中国结,王艳就去网上跟着视频学;老人想学太极拳,王艳就先去学各种招式……王艳还向院里申请经费,为老人举办了摄影展,小小的奖品让老人笑得像个孩子。
王艳告诉记者,因为老人上午精神头比较足,所以兴趣小组的课一般都安排在上午。下午,等到阳光不是很晒的时候,王艳就带着老人走走圈、做做操。然后,她再准备第二天的课,并根据老人的需求学习新的才艺。
“我就是现学现卖,很多才艺我教会老人之后,他们掌握得比我好。比如门球,老人进球比我还多呢。”对于自己和老人的关系,王艳表示,他们既是像父母一样的长辈,又是亲密的朋友,在服务老人的同时她也收获了与老人相处的幸福时光。
在哪个岗位都会全力以赴
目前,王艳在养老院的综合办公室继续着她所热爱的为老服务事业,协助服务对象了解养老院基本情况,为前来咨询的老人或亲属答疑解惑。
“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对自己在养老院不同岗位的工作,王艳都坚持做到极致。从刚入职时的手足无措,到现在的得心应手,她认为服务老人既要有爱心,又要细心、耐心,同时还要有专业的知识。
2015年,王艳取得了社会工作师(中级)资格证书,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给她的工作带来了很大帮助。对于有孤独焦虑情绪的老人,王艳运用个案工作的方法,在深入了解老人情况的基础上,一方面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支持和爱护,另一方面劝导老人亲属经常到院里看望,让老人身在养老院也不缺乏亲人的关心。
“活到老,学到老。”谈起未来的打算,52岁的王艳说,她就想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与时俱进学习更多为老服务知识。“无论在哪个岗位,我都会全力以赴,为养老服务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