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闫福云:想老人所想才能带来最专业的护理服务

时间:2022-10-18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周 亮

闫福云在护理岗位工作了13年。如今的她,不但是山东省济南市社会福利院老人们的“亲闺女”,更是济南护理行业的“硬标杆”——凭着过硬的专业本领,在各级各类养老护理技能大赛拿奖拿到手软。问其诀窍何在,闫福云质朴地告诉记者三个字“同理心”。“时常换位思考,想老人所想,就会主动改进护理方式、主动提高护理技能。”闫福云说。

“因人施护”体现专业

闫福云是山东大学护理学院的本科毕业生,科班出身的她从始至终都清楚专业性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特别是老年护理工作,对专业技能的要求更高。

“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触是大学的时候。”闫福云介绍,自己在山大读书时曾到济南市社会福利院做过志愿者,在护理员为老人擦背、按摩、喂饭时打下手,“水温多少摄氏度、先按摩哪里再按摩哪里、勺子大约什么角度喂饭……前辈们的一举一动都体现着老年人护理的专业和学问。”

大学毕业后,闫福云到一家医院做了临床护士,再一次加深了对老年人护理专业性的认识。“当时,我在呼吸科和神经外科工作。很多住院老人都由家人照顾,虽然尽心尽力,但在护理上有很多不专业的地方。”闫福云坦言,“专业的护理能够让老人身体恢复得更快。”

为此,在济南市社会福利院就职后,她将专业精神贯穿护理工作始终,并在工作中提炼总结了“因人施护”的照护方法,为60余位老人制订和实施个性化照护方案。

70多岁的吕爷爷在福利院生活多年,身体一直不错。可就在前些日子,吕爷爷突然晕倒,医院诊断为消化道出血。回到福利院后,闫福云为吕爷爷制订了详细的护理计划,在饮食方面特别注明要少食多餐、清淡为主。谁知,吕爷爷“因噎废食”,除了白米粥什么都不敢吃,害怕再生病遭罪。闫福云便耐心地为吕爷爷做思想工作,在尊重老人喝白粥的心理诉求的基础上,一点点地丰富吕爷爷的食谱,并且给他解释添加这道菜品的原因。

“如果是我自己的消化道出现问题,我肯定也不敢随便吃。这样想,就能理解吕爷爷的‘挑食’了。”即使是交接班,闫福云也会安排好老人的护理计划、饮食内容,叮嘱同事随时关注老人大便的颜色。

因为护理得当、饮食科学,吕爷爷的面色渐渐红润起来。“去医院复诊时,医生夸我身体恢复得又快又好。”吕爷爷高兴地说,“这都是闫闺女的功劳。”

“天使特护”守护尊严

“我没想到自己还能站起来。”福康(化名)对济南市社会福利院“天使特护组”的护理员打心眼里感激。

“天使特护组”是闫福云参与创建的专项护理工作团队之一,团队成员平均年龄不到35岁,负责20余名严重失能老人的专业护理照料,工作压力不小。但在团队所有成员的付出和努力下,“天使特护组”获得“济南市青年文明号”的荣誉称号。

福康是因一场意外事故住进济南市社会福利院的,脊柱严重受伤的他失去了活动能力。“他不相信别人,我们一碰他,他就骂我们。”对此,闫福云很是理解,“任何人突然从自理变成失能,心理冲击肯定是巨大的。我们能做的就是从细微之处入手,渐渐获得他的信任。”每隔一小时帮福康翻一次身、小心喂饭以防噎呛、细致处理大小便、按时保质地辅助他康复训练……经过近三年的精心照料,如今的福康已经可以下床走动,实现了基本生活自理。“看见我们打扫卫生,他还会跟我们要拖把、扫帚,要求帮我们干活。”闫福云说。

福康的故事并不是个例。“天使特护组”守护的正是福利院最难护理的老人。有的在街头流浪乞讨了几十年,身上异味让人退避三舍;有的失能腹泻,经常弄得满身满床都是排泄物;有的脾气古怪,动辄打骂甚至咬人。“虽然压力大、任务重,但通过我们的专业服务,看着他们一点点好转,能动、能坐、能走,回到正常生活,我们心里就有说不出的满足感。”闫福云说,“这也是我做好这份工作的动力。”

如今,闫福云已成为福利院养老护理工作的重要师资之一,并参与福利院护理课件库的建立,为院内外开展的养老护理理论及实操培训惠及800余人次。“前辈们告诉我的道理,我将继续传授给后辈们:专业技能很重要,但想老人所想的那颗心更重要。”闫福云说。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