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聚焦“巧思、实效、数治” 谱写“幸福养老”新篇章

时间:2022-12-01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上海市长宁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沈 昕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增进民生福祉、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作出一系列新部署,为深度老龄化背景下探索“大城养老”实践指明了方向。上海市长宁区民政局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巧思、实效、数治”,在“一圈、一网、一链”建设上持续发力,谱写长宁“幸福养老”新篇章。

融入“巧思”,画好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寸土寸金、深度老龄化是长宁区的突出特点。在养老设施布局上需要融入“巧思”,因地制宜整合设置各类养老设施场所和功能。围绕老年人最为关心的“养、食、居”三件事,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新增养老床位、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等“为民办实事”项目、“民心工程”,确保到2025年年末,每万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300张,每千人拥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筑面积达到50平方米,提高护理型、保基本、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占比;开展社区老年助餐服务等提升行动,助推“一中心、多网点、全覆盖”的社区嵌入式养老体系更为便捷可及,勾勒出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的新图景。

突出“实效”,织密多元养老服务“供给网”。长宁区民政部门将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不断增进老年民生福祉。在医养结合签约全覆盖的基础上,探索“养老院+互联网医院”“社区养老设施+互联网医院”的模式,健全长护险与居家养老服务相结合、家庭照护床位为补充的失能老人照护体系。优化养老服务多元供给,打造金色系列品牌化服务项目,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托养、助餐、失智照护、体养结合等服务,促进各类养老服务形态融合发展。健全完善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机制,依托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老伙伴计划”“老吾老计划”,积极发挥初老者、志愿者等队伍作用。

聚焦“数治”,健全智慧养老治理“生态链”。根据长宁“3320”数字战略,区民政部门将持续贯彻落实数字养老专项行动,加快推动“试点+平台+场景”老龄社会治理生态链建设,提升老龄化社会治理效能。紧扣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养老特色实验基地和全国首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区)“双试点”机遇,推动区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迭代升级,探索“数字民政”平台建设,实现养老服务“一屏监管”,健全多维度、数字化、精细化的养老服务综合监管体系;加快为老服务“一键通”、智能水表、高龄老人居家安全等智慧养老标杆应用场景落地;依托区养老服务专项基金等“助推器”,支持养老领域“政、产、学、研”深度合作,借智借力探索智慧养老伦理标准、评估指标,为智慧养老治理提供支撑;与长三角结对地区在政策互通、标准互认、项目共建、人才共育等方面加强协同交流,厚植长宁宜居颐养品牌。

实干为要,行胜于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长宁区民政局将始终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导向,奋力推进养老服务从“有”到“优”,实现从“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转变,让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