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张文喜:为老人解难题谋幸福

时间:2022-10-28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张 婷

“要有奉献精神,更要有专业本领。”这是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张文喜经常说的一句话。作为学院院长,他潜心钻研社会工作学科建设,以培养专业、有用的社工人才为己任;作为黑龙江省大庆市家在东北社工综合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他用满腔热情和专业精神,带领团队为老人解难题、谋幸福。

倾听是对老人最大的安慰

从大庆能看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史,也能看到一代代石油工人的拼搏奉献史。“‘石油老会战’为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他们都已经过了花甲之年。”张文喜告诉记者,许多“老会战”空巢在家,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需求极为突出。

2021年,张文喜带领团队对接大庆市萨尔图区东风社区,启动了“石油老会战”口述史项目。每到周末,张文喜便和社工们来到“老会战”们的家,用心倾听他们当年拼搏奋斗的故事,用笔记录当时激荡人心的场景。“‘老会战’们翻出了当时的老物件、老照片,他们讲得仔细,我们听得认真。”张文喜说。

“你们什么时候来呀?”“洗好水果等着你们呢。”“天气热,注意防晒。”每到周末,张文喜和社工们的手机总能接到来自“老会战”的问候,他们每次都认真准备材料,耐心等候社工们的到来。“社工的倾听和记录,是对‘老会战’最大的安慰。”东风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庆斌言语间充满了感激。

除了记录,张文喜还带着“老会战”们走进了校园,让他们讲述“会战”故事,实现老有所为。项目开展以来,张文喜带领社工团队共采访“老会战”12人,采访资料超过8万字。

“智志双扶”让老人生活有盼头

大庆市林甸县四季青镇东方红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2017年,一支驻村扶贫工作队走进了东方红村,张文喜带领的社工小组,是团队中的一分子。

“村里许多低龄老人有劳动能力,可以为他们搭建平台,让他们有收入、更幸福。”为了与老人们尽快建立良好的关系,张文喜带领团队成员购买了生活用品,敲开了老人的家门。入户访谈、建立档案、分析研判……一张属于东方红村的“问题档案”摆在了驻村工作队面前,经过商议,他们提出了精神脱贫和物质脱贫“齐步走”的解决方案。

社工们创新形式,编写了《易学易懂的脱贫攻坚100句话》口袋书,在田间地头、炕桌旁,为老人宣讲“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之类的道理;精心制作14期“东方红大喇叭”节目,邀请村里文化名人采用二人转的形式,宣传扶贫政策、脱贫计划。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打开了老人的“心门”。

为了让老人们有付出、有收入、得实惠,驻村工作队将目光瞄向了位于林甸县工业园区的宏福集团。历经几个月的对接交流,最终达成了脱贫帮扶合作备忘录,由集团为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工作岗位。

建立东方红村劳动力信息资源库、进行员工素质及技能提升培训、引导老人讨论制定工作规章制度,21位老人走上了工作岗位,每月实现劳动力转移收入近5万元,老人们用自己的双手擦亮了幸福晚年。

陪伴式参与为社工赋能蓄力

“头两天摔了,疼起来都动不了,想着你忙,没跟你说。”家住伊春市伊美区旭日街道的张阿姨见到社工李瑞,委屈得哭了起来。两年前,老伴和儿子相继离世,张阿姨对生活一度失去了希望。

李瑞得知这一情况,为老人制订了服务方案,陪老人做家务、聊天,带老人走出家门、参加活动,慢慢地走进了老人的心里。周四是她们约定见面的日子,每次老人都会想方设法让李瑞多待一会,老人说:“是她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

2015年,依托东北石油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张文喜牵头成立家在东北社工综合服务中心。2021年,借着民政部加强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的契机,张文喜带领团队开始社工站孵化工作,旭日街道社工站正是其中之一。社工站成立之初,根据街道实际,制定了“爱满老人心”关爱困难老人项目,除了一对一帮扶外,定期组织的社区活动让老人们感受到了温暖。

“建社工站绝非易事,缺人是最大的问题,地方薪资待遇低,人才留不下来。”张文喜在当地招聘合适人选,从社工价值观、工作技巧等方面手把手培训,“除了奉献精神,社工最重要的还是专业本领。”2021年开始,每个寒暑假他几乎都在社工站度过,带领团队成员入户调研、制订方案、观摩督导;每两周为站点社工开一次线上督导会,以陪伴式的参与为社工赋能蓄力。两年来,张文喜共带领孵化社工站11个,培养专业社工25人。

谈到未来,张文喜充满期待:“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为老年社工提供了实践的土壤,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为老人的幸福晚年发光发热。”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