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搬出大山开拓幸福路

时间:2022-06-10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赵晓明

“过去一穷二白,如今搬进新社区,奔向新生活。”谈起最近几年生活的变迁,贵州省惠水县明田街道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罗应和如是说。

新民社区是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居民从大山中搬出,住进了崭新的楼房。采访中,罗应和给记者展示了搬迁前后的照片对比:曾经的罗应和家,大山深处破旧的木瓦房流露出斑驳气息;如今的罗应和家,楼房干净整洁,家具一应俱全。

在新民社区的每一户居民家里,都有这样的对比照片,既不忘根、忘本,也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搬迁多年来,越来越多的居民已经融入新民社区,向着更加美好的新生活阔步前行。正如罗应和所言:“党光照耀幸福路,百花齐放春满园。”

高兴:搬出大山住新家

尽管已经多次通过各种途径讲述搬迁前的生活,但在采访中再一次提及,罗应和依旧有些唏嘘。

罗应和告诉记者,搬迁前,大家居住在惠水县摆金镇斗底村岩脚组,是贵州省贫困程度最深的麻山、瑶山、月亮山“三山”地区,不通水、不通路、不通电。

小时候,罗应和曾经抱怨:“我家怎么会住在这个山沟里面?”长大后,罗应和参军入伍,见识到外面的世界。可退伍归来的罗应和产生了不小的落差和不适应:这么多年,家乡怎么还没什么变化!水、路、电依旧不通。买点油盐,得翻山越岭走几十里山路去赶场。

“因为石漠化严重,家里连点像样的土地都没有,乡亲们平常就在石头缝里种苞谷,艰难的日子一眼望不到头。”罗应和说。

回到家乡的罗应和一直在想如何让乡亲们不再过“石头缝里求生活”的穷日子,脱贫攻坚让罗应和看到了改善生活的曙光。为了让乡亲们脱贫,当地政府决定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将他们搬出大山。

然而,让罗应和记忆深刻的是,虽然政策很是优厚,但搬迁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搬迁走了,家里的土地怎么办?被收回还是继续归自家?”村民提出众多疑问。

在罗应和看来,这些顾虑都很正常。斗底村“两委”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多次讲解、宣传“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让大家吃上“定心丸”。

获得大家的理解,搬迁之路就顺了。2016年3月,包括斗底村在内的58个村寨的1109户4685名村民集体搬迁到县经济开发区,搬进了家具齐全的新家,这也成为大家新生活的起点。

出路:让大家有活干、有钱挣

搬迁进新楼房时,大家高兴不已。但还没出一个月,各种问题接踵而来,对社区生活不适应。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家庭开支大增,不少人难以理解、承受。

“搬迁上楼了,看起来环境好了。但在原来的村子,只要随便种点地就够家里吃菜的,弄点木头便能烧火。搬进楼房,买菜、买天然气得花钱,甚至还得交物业费,钱从哪来?”一些村民发牢骚。

“买菜、买天然气的钱从哪来?当然是靠双手挣出来。搬迁后,生活条件好了,工作机会更多。”罗应和对乡亲们说。

2016年12月,惠水县委组织部批复成立新民社区党支部。在党员大会上,罗应和被推选为党支部书记,身上的担子陡然重了起来。让乡亲们充分就业,成为摆在社区“两委”干部们面前的“头等大事”。

“新居民”们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罗应和和大家一起探索,决定进行分批分类培训,让“新居民”有一技之长,提高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新民社区“两委”筹备教室,开办了技术技能培训夜校。

开班前,社区“两委”对参加培训的“新居民”进行摸底测试,但结果却很不理想。个别“新居民”提笔忘字,甚至有人说,宁愿扛着锄头下地干活,也不愿意进“校门”培训。

看到摸底测试结果,社区“两委”干部们没有气馁,而是更加坚定了技术技能培训夜校的想法。“没有技术,在就业时是要吃大亏的。”罗应和说。

为了摸清大家的想法,调动“新居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社区“两委”干部经常到“新居民”家中走访,在聊天中了解情况、探究以后的出路。大家探讨后觉得,社区居民众多,技能不一,可以发挥各自长处。例如,年纪稍大且无业在家的居民,可以用藤编手艺编制椅子;在家带孩子的妇女,可以制作刺绣等民族手工艺产品。通过这些灵活的方式,解决了大家的难事,让大家能够用自己的双手拓宽挣钱渠道。

几年来,新民社区举办基础教育、电工、厨师、美容美发、家政服务等各类培训班,参训的“新居民”有了一技甚至多技傍身。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帮扶干部的努力,社区建成了两个扶贫车间,注册成立移民劳务服务公司,推荐社区居民在经济开发区内的企业就近就业。

经过几年的努力,新民社区不少居民家庭年收入超过9万元。如同居民楼上的“幸福楼”标志,大家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融入:乡愁成为联系居民的纽带

在新民社区,创意人偶“唐娃娃”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不仅是一个文化符号,融合了56个民族的服饰特点,更是一个“金娃娃”。

新民社区60%的居民是少数民族。从大山深处搬迁到外面的社区,生活环境变了,但深刻于内心的文化传统、习俗并未消亡,而是成为联系大家的纽带。

为让大家记得住乡愁,传承民族文化,新民社区“两委”把在职业学院读书的学生送到北京唐人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学习技术,回来后作为老师对“新居民”进行培训,开发出承载民族文化、反映民族服饰的“唐娃娃”产品。

据罗应和介绍,最初的“唐娃娃”根据布依族的服饰特点和跳舞造型设计。发展到后期,开发出众多新型创意人偶,产品更多样,民族特色也更加浓郁。

从搬出大山到拥有自己的文创产品,这是新民社区“新居民”们以前没想过、也不敢想象的。2020年,“唐娃娃”加盟了“多彩贵州娃”系列文创产品,提升了文创产品的美誉度。

罗应和给制作“唐娃娃”的居民算了一笔账:一个“唐娃娃”售价128元,除去各种原材料,加工一个能挣七八十元。在唐人坊民族手工艺扶贫车间稳定就业的群众每月能收入2500元左右。

“细算下来,比在外面打工强。”罗应和说,“唐娃娃”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还传播了少数民族文化,增加了“新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提高了社区的凝聚力。

罗应和告诉记者,通过加快搬迁群众的心理融入、身份融入、工作融入和生活融入,搬迁群众由客人变成了主人,从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真正过上了新生活。

目前,新民社区搬迁群众中将近半数购买了汽车,过百名随迁子女考上了大学,正逐步实现“引着群众住房子、培训群众扶脑子、就业带富买车子、产业分红有路子、快步过上好日子”的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