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浙江版“寒冬送温暖”的启示

时间:2022-04-13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通讯员 赵 辉

春梢萌发,山花烂漫,为期5个月的浙江省“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落下帷幕。5个月来,浙江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4258人次,巡查10896次,发放食物、衣物、棉被、防疫物资9905份。

浙江省的高质量寒冬救助带来六点启示。

启示一:周密部署,切实兜住民生底线

2021年11月5日,浙江省印发《体球网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的通知》,明确提出把“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纳入各级民政部门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岁末年初重点工作抓紧抓实。各地均制订了相关工作方案或发出通知,落实属地责任,强化部门联动,提前储备棉被棉衣、保暖内衣裤、帐篷、食物以及防疫物资等。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浙江省民政厅进一步作出安排,对因疫情影响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性困难的群众,包括外来人员,及时给予临时救助,并提供必要的物资帮助,生活无着人员可向救助管理机构申请救助,要求各地切实兜住民生底线。

启示二:多方联动,各部门同向发力

专项救助行动期间,浙江省各级民政部门加强与公安、卫健、交通、城管等部门沟通联系,密切协作,形成合力。 绍兴市将《冬季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的有关建议函》发给各相关部门,明确工作重点,厘清部门职责,提高流浪乞讨人员发现能力和救助效率。衢州市、金华市等地有效借助群众、社会组织、110指挥中心、数字城管、“热心帮帮团”、救助微信群、便民服务平台和24小时求助热线等,及时进行信息沟通,开展身份甄别,做好应急处置,极大地提高了专项救助行动成效。

启示三:精准摸排,确保无遗漏无死角

各地按照要求对城区重点道路、公园景点、地下通道及桥梁涵洞等流浪乞讨、露宿人员主要活动区域进行摸底排查。杭州市打造“一人一档一画像”数字化、信息化动态管理模式,通过全面巡查、精准摸排的方式,有效掌握49名在杭长期流浪乞讨人员基本信息、分布情况及活动规律,为应对寒潮快速行动提供精准方向。嘉兴市通过痕迹化管理、救助日志、救助清单、拉网式救助排查及时确认制等方式,为有就医需求、未成年、精神障碍等特殊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必要救助和御寒物品。丽水市创新推出“流动救助站”,打造全时段、全区域立体循环流动巡查模式,有效确保了救助巡查工作无遗漏、无死角。

启示四:严防疫情,救助对象“零感染”

今年春节至今,浙江部分地方发生点状疫情。各地救助管理机构迅速落实24小时值守制度,响应110社会联动机制,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严格落实测体温、查行程、亮绿码、戴口罩等措施,强化通风、消毒等工作,做到事事有反馈、件件有落实,实现对站内工作的闭环管理,确保服务环节全流程安全。湖州市制定防控风险等级差异化救助流程,对受疫情影响临时陷入困境的外来务工人员和其他特殊过渡人员及时落实安置工作。舟山市指派专人负责接领流浪乞讨人员,畅通返乡渠道,严格落实交接程序,严把“入站关”“隔离关”和“送返关”,实现救助对象“零感染”。

启示五:大力宣传,广大市民同频共振

浙江各地民政部门利用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和网站主动发声,宣传救助政策措施,讲述救助故事,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邀请媒体参与督查行动。杭州市邀请“两代表”“一委员”,招募群众志愿者,聘任社会监督员,与知名公益组织建立长期连线,以请进来走出去、线下参与线上直播等多种方式,将救助影响力由部门内部扩展至社会领域,将救助内涵由职能管理提升为社会共治。浦江县加大“寒冬送温暖”宣传力度,在“诗画浦江”APP、“浦江论坛”“浦江发布”、浦江电视台上发布倡议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工作,形成群策群力的良好氛围。常山县救助管理站通过发动县阳光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参与城区范围内的日常巡查和救助工作,有效劝返流浪乞讨人员6人次、现场救助10人次。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共发放《告市民书》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手册》等宣传资料约1.39万份。

启示六:数字化寻亲,助流浪的心回家

为进一步巩固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成果,并实现与“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有效衔接,浙江各地加大寻亲力度,拓展寻亲思路,整合社会资源,提高寻亲实效。通过数字化改革,部分地区通过“听”求助人员口音、“比”人脸相似程度、“采”DNA信息比对、“推”送到全国救助寻亲网等多种方式,对没有任何身份信息的特殊救助对象开展寻亲。台州市救助管理站联合台州市公安局启动“智慧寻亲救助”,依托人像比对、DNA等技术,全力帮助受助人员找到家人、回归家庭,实现团圆梦。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2年4月13日)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