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北京市房山区织密社会建设和民政系统疫情防控安全网——
抗疫有力度 服务有温度

时间:2022-05-20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安 娜

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北京市房山区社会建设和民政系统上下一心、主动作为,从严从细从实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做好养老服务、儿童福利、救助管理等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民政服务对象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养老服务机构

“坚守+陪伴” 悉心照料建立避风港

3月13日起,房山区所有养老服务机构落实疫情防控一级响应机制。各养老机构坚持八个严格落实,即严格落实全封闭管理、严格落实技防督查、严格落实实地检查、严格落实风险人员及物品排查、严格落实服务保障、严格落实疫苗接种、严格落实物品消杀、严格落实核酸检测,确保院内老人和工作人员安全。

养老服务机构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封闭管理期间,那些陪伴在老人身边的养老护理员,不分昼夜地奋战在照护一线,卫生清洁、环境消杀、开窗换气、监测体温等都是他们的日常工作,一忙就是一整天。

在良乡镇福港老年服务中心,护理员季亚新就是一个总也闲不住的人。

“小季,我想跟我女儿视频,来帮我调一下好吗?”

“小季,电视机没信号了,快帮我看看。”

“小季,我这几天想吃香蕉了,你能帮我买吗?”

…………

老人遇到任何事,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她。

为老人洗澡、理发、修剪指甲、洗衣……季亚新把老人当自己的父母一样照顾,让老人感受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温暖。此外,她还是老人的“贴心人”。对于因封闭管理不能外出而焦虑的老人,她积极耐心地做心理疏导;对于想家的老人,她主动帮忙与家属连线。院内两个区域,她前前后后来回跑,平均每天要走将近两万步,亲切的笑脸、温暖的话语、娴熟的动作,让老人们在这个特殊时期感到温暖、踏实。

养老院里的温暖,不仅来自机构工作人员的坚守与奉献。房山区国爱老年人服务中心的周边因出现感染病例,被确定为临时管控区。得知这一消息,阎村镇政府第一时间安排一家超市为该中心提供管控期间生活物资供应配送,及时解决了中心的后顾之忧。5月6日下午4点,超市的集装箱货车停靠在中心封界线外,500多袋蔬菜被整齐码放在中心大门外。

“看着一个个汗流浃背的身影,不能送上一瓶水,更看不到口罩遮挡的面容,我们只能在心里默默地说声‘谢谢’。”国爱老年人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孟广海感慨地说,“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全社会同舟共济、团结一心共同抗疫。面对疫情,大家心手相牵、共克时艰,以强大的社会凝聚力诠释着‘坚持就是胜利’。”

儿童福利机构

“责任+关爱” 全心全意筑牢防护网

儿童福利机构的孩子是疫情防控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特殊群体。为有效保障孩子们的健康,房山区儿童福利院严格落实防护举措,用责任和关爱筑牢安全防护网。

3月13日起,房山区儿童福利院启动院内疫情防控一级响应,开始实施封闭管理。封闭期间,孩子们生活得怎么样?院长李旭告诉记者,孩子们现在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好,“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福利院封闭过多次。虽封闭在院,但工作人员一直想方设法地丰富孩子们的日常生活。”

张晓娣是房山区儿童福利院学生班的一名老师,工作已9年有余。在这里,她既是孩子的老师、妈妈,又是孩子的姐姐、朋友。长时间的封闭管理让理发成了一个难题,张晓娣就客串起了理发师。她拿出剪子、梳子、电推子,自己摸索、勤加练习,自学了这门手艺。孩子们换了新发型后,既漂亮又精神,都开心地称呼张晓娣为“汤姆娣”老师。

为让孩子们在封闭期间吃得健康有营养,房山区儿童福利院的厨师长崔玉龙和同事们花了不少心思。“有的不爱吃蔬菜,我们就用蔬菜汁和面,制作彩色馒头和面条;有的不喜欢吃虾或者肉,我们就把食材剁碎了做炒饭。”崔玉龙说,如今,“想吃什么告诉我”已经成为了他和孩子们见面时的口头禅。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我们将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落实落细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做好心理疏导和服务保障工作,用责任与担当筑牢疫情防控‘零感染’防线。”李旭说。

救助管理机构

“站内+站外” 双管齐下严把防控关

本轮疫情发生以后,房山区救助管理站也实行了封闭管理。工作人员分成“站内岗”和“站外岗”,“站内岗”负责站内日常工作与求助人员接待,“站外岗”负责日常街面巡查救助,两岗配合、双管齐下,严格把守疫情防控关。

据房山区救助管理站站长宋飞介绍,站外工作人员每日会对燕山、拱辰、长阳三个重点区域的34个重点点位进行巡查。如果在巡查中发现街面流浪乞讨人员,工作人员会及时进行劝导,讲解救助管理政策、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引导他们入站接受救助。“对不愿来站接受救助的人员,工作人员会给他们发放食品、药品、口罩、消毒液等物品,并将该点位标记为重点点位,做好相关记录,加强日常巡查频次。”

在救助管理站内,受助对象的生活也安排得井井有条。“目前,我们结合站内实际条件,划分出了救助区域、办公区域和新入站人员临时隔离观察区。站内环境每天消毒,食堂每五天进行一次环境核酸检测,救助区域每三天使用医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消毒,房间每天通风不低于30分钟。”宋飞说,工作人员还定期组织受助人员开展多样化的室外活动,搭配营养膳食,增强抵抗力,确保大家的身心健康。

5月9日,房山区救助管理站接到派出所送来的一名陕西籍残疾流浪人员,工作人员仔细排查和核实后,为该名流浪人员办理了救助手续,将他安置在临时隔离观察区,由专人进行一对一看护照料,每天使用抗原检测试剂进行核酸检测,测量两次体温,观察身体状况。

宋飞告诉记者,现在站内接待求助人员时,必须到定点医院进行身体检查和核酸检测;询问并填写疫情排查表,并通过救助管理信息系统核实。对于无法问询或无法提供有效信息的人员,由当日值班人员联系属地民警,核查人员身份信息与行动轨迹,符合救助条件并做好健康检查后,才能实施救助。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