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闫 洁
家住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七里街道博望社区的居民任某,户籍地在略阳县徐家坪镇猫儿沟村,他本人为视力二级残疾,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一家三口因病、因学支出较大。得知今年汉中市开通了“居住地申办社会救助业务”后,他便向七里街道递交了申请。经过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刚性支出扣减、民主评议等程序后,一家三口被纳入低保,从6月起开始发放低保金。
今年以来,汉中市民政局积极推行社会救助综合改革,结合各县(区)社会救助工作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居住地申办社会救助业务、拓展‘物质+服务’社会救助方式、建立特困供养人员照料服务监管评价考核机制、建立完善主动发现和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实施‘党建+社会救助’模式、建立村级民政社会救助协理员制度、开展急难发生地实施临时救助”等十项改革任务,为困难群众提供更贴心、更高效、更便捷的社会救助服务。
创新救助有力度
为加大政策保障力度,汉中市民政局出台《体球网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30条措施》,构建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综合救助格局,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统筹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市民政局制定《汉中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办法》,优化简化低保审核确认程序,出台《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实施细则(试行)》,细化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的内容和措施,强化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监督管理的“五类主体”即市民政局、 县(区)民政部门、镇(街道)、村(居)民委员会、照料服务人责任和市、县、乡镇(街道)、村(居)“四级探视巡访”制度,全面规范城乡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工作;出台《体球网社会救助事项审核确认权下放工作实施方案》,将社会救助事项审核确认权下放至全市177个镇(街道),审核确认流程由原来的7个环节简化为3个环节,审核确认周期由原来的40个工作日缩短至15个工作日,极大地提高了社会救助的时效性和困难群众的满意度。
各县(区)严格落实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紧盯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人员”,重点抓好数据比对、走访摸排、政策纳入,确保及时将符合条件的纳入民政兜底保障范围。目前,全市“三类人员”享受兜底保障政策共计2.28万人。
汉中市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地区、多层次、信息共享的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依托省级社会救助动态监控系统和市社保大数据共享平台互相融合提质扩容,加强省、市、县各级社会救助管理部门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自动核查等,实现与本地区公安、人社、医保、住建、税务等12个部门28项数据共享交换。
拓展救助有温度
在南郑区杨家坝特困供养人员集中供养点,护工正在为老人理发、按摩。“现在有专人照顾我,多亏了党的好政策,让我的生活有了保障,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78岁的孤寡老人杨大娘感慨道。汉中市南郑区、汉台区和留坝县打破资金救助的单一服务模式,实施特困人员多元化保障创新改革,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近3000个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累计开展4.5万人次精神慰藉、社会帮扶、心理疏导和社会融入等服务,确保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平日有人照应、生病有人看护”。
城固县龙头镇的张某身患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今年3月,他入院治疗花费巨大,生活出现困难,他通过社会救助“智慧三码”在线上传了申请临时救助的相关资料。随后,龙头镇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启动了急难先行救助程序,为他解决了6000元的临时救助资金。汉中市民政局推出的社会救助“智慧三码”,通过手机或移动端口实现了社会救助政策“码”上知晓、社会救助申请“码”上就办、社会救助信息“码”上查询,丰富了社会救助的途径,也为困难群众提供了全天候的救助服务。
救助服务更暖心
汉中市民政局开展低保等困难对象复审排查工作,通过“线上比对、线下入户”相结合的方式,加大社会救助各项政策落实落细,完善刚性支出扣减政策,落实渐退帮扶和“单人保”等政策,确保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有效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镇巴县巴庙镇双河村村民胡某和老伴唐某均患病多年,21岁的孙女为在校大学生,儿子、儿媳10余年前失踪,一家人的生活主要靠务农维持。镇巴县民政局接到线上数据反馈后,立刻组织走访,在落实了刚性支出扣减政策后,及时将该户纳入低保范围,为其基本生活和住院医疗救治提供了基本保障。
汉中市民政局开展了兜底保障成果巩固提升、社会救助综合治理、“喜迎二十大·救助暖民心”等七项行动,并成立工作专班,对各县(区)社会救助经办服务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规范办理程序,提升为民办事能力和水平,有力有序推进行动走深走实。截至5月底,全市保障城市低保1.6万人,农村低保13.23万人,城市特困人员648人,农村特困人员2.2万人,实施临时救助3万余人次,累计支出资金5.0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