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将“集约化”概念引入到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工作的转型升级中,构建出以市级救助管理站为“中心站”,七个县(市、区)救助管理站为“卫星站”,五个中心市辖区为一级响应区的“一心多卫”救助管理格局,形成主体功能明显、有核心有辐射,优势互补到位、有侧重有联结的集约化救助管理模式。
部门集约,健全救助机制
强化领导,条块结合。政府领导挂帅,成立市、区两级救助管理工作协调小组,实行例会制、监督制、通报制,将救助管理工作纳入平安建设考核,由此压实属地管理责任,推进部门综合施策,让“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救助管理工作机制落到实处。
要素共享,畅通渠道。确立定点医院、完善工作流程,畅通医疗救治渠道;铁路指定购票窗口、长运设点直接出票,畅通返乡渠道;明确街面职责、联动部门执法,畅通整治渠道;以“110”联动平台为依托,畅通应急响应渠道;以警务驻点、治安布控、刑侦合作为手段,畅通身份查询渠道;设置临时避寒(暑)点,畅通应急过渡渠道;提供人道援助、转介临时庇护,畅通特殊协助渠道。
夯实支柱,优化管理。组建区级联合帮扶队伍、街道社区网格队伍,吸纳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推动完善“一线巡查、常态管理、联动响应、及时处置”的属地救助管理机制,织密街面流浪乞讨人员主动发现、劝导救助、疫情防护三张网。
资源集约,构建“一心多卫”
打通出口,释放压力。成立寻亲工作室,摸索出以“窗口期查询”为要点、“望、闻、问、切”为基本的救助管理甄别体系,打造杭州救助管理寻亲金字招牌。率先实现长期安置,临时救助与长期保障有效衔接。近两年共帮助1459名特殊救助对象,另有10名福利院终生安置对象寻亲成功,取得高周转率、低滞留率、低安置率、零托养率的优异成绩。
下沉基层,品牌辐射。针对“卫星站”人力技术有短板、综合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无同级救助管理站的中心辖区立足前端管理、分工侧重不同的客观特性,“中心站”为基层提供业务支持、专项培训、市级资源链接等服务。重点发挥杭州救助寻亲的品牌影响力,协助推进长期滞留受助人员寻亲工作,目前2个卫星站在半年试点中已有8人寻亲成功。
源头治理,回归稳固。推进流浪乞讨人员跨地共建,进一步落实接收安置工作,确保其回得去(来)、留得下、稳得住。2020年起,辖区、市站打好组合拳,成功送返7例长期滞留街面的流浪乞讨人员,加速街面周转、减少流动风险,并对5名返杭的主城区户籍易走失人员建立长期回访制度。
平台集约,推动社会化发展
建库立档,信息共享。“白+黑”分时段、“点线面”划重点,开展巡查摸排,建立“在杭流浪乞讨人员动态信息库”,并与属地救管办、公安等部门信息共享,为街面综合治理、集中救助响应、源头预防管理夯实基础。
打造平台,社会共治。依托“6·19”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邀请“两代表”“一委员”会诊把脉,招募群众志愿者协同参与,聘任社会监督员促进行风,授予救助先锋称号吸纳多领域力量,与知名公益组织建立长期连线,以请进来走出去、线下参与线上直播等多种方式聚集社会关注,将救助影响由部门内部扩展至社会领域,将救助内涵由职能管理提升为社会共治。
实践来看,集约化救助管理模式取得良好成效,通过部门集约、资源集约、平台集约,推动了街面管理与机构救助有效衔接、市级机构与区县机构职能互补、救助管理机构职能拓宽以及流浪乞讨临时救助管理体系配套升级,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为救助管理机构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创新生命的契机。合理拓宽机构职能,提供更多临时庇护,在发生重大地质灾害、气候灾害等事故及重大公共卫生防疫等特殊时期发挥作用;集约配置职能定位,让市域范围内的一级救助管理站或地级市救助管理机构承担起对疑难对象照料服务、寻亲甄别、跨省接送返乡等工作,其他救助管理站主要负责辖区正常服务对象救助、庇护等工作;以“空挂户”救助对象为典型抓手,对难以回归主流社会或反复流浪的精神障碍受助群体实施精准救助,切断其背后的家庭、原籍地、现籍地等各方力量的利益拉锯和责任失衡,增强社会治理薄弱点;当前救助管理政策框架以宏观指导以及机构主体职责为主,缺少系统性、专业性的行业标准,也存在故意重复救助的现象,探索开设救助管理专业、完善行业细则,维护政策严肃性,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供稿/浙江省杭州市救助管理站)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