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谭曰鹏 邹 谨
“您好,我是‘民情书记’,您家里有什么困难吗?”“有什么需要,尽管打电话找我,发微信也行。”这样的话,“民情书记”们不知重复了多少次。广大群众也把“民情书记”当作了好朋友、知心人。
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创新开展民意“5”来听行动,围绕“民意我来听、有事帮您办”主题,以强党建、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转作风为重点,从市、县选派党员干部担任“民情书记”,组成“民情书记”服务队,每月逢5、15、25日下沉一线,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推动干部在一线走访。
截至目前,济宁市已选派2.89万名党员干部担任“民情书记”,已组建6112个“民情书记”服务队,实现“民情书记”对全市社区(村)全覆盖、所有住户走访全覆盖,广泛收集民声民意,架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
有事我来办
打造诉求办理“直通车”
“李书记,你们来啦!”“大爷,您出来活动呐,最近身体怎么样,家里都挺好吗?”近日,济宁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的“民情书记”一早就来到了任城区观音阁街道怡景园小区,与几位居民热络地打招呼。
几句问候之后,“民情书记”照例告诉大家:“‘民情书记’就是为大家服务的,大家有什么难事愁事都可以和我说,能解决的我尽力帮大家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可以帮助大家协调,看看有没有别的办法。”居民们表示目前没有什么困难,就是广场的长椅坏了,不能坐了,希望能修理一下。
说干就干,“民情书记”取来工具箱,蹲在地上开始忙活起来,初春的寒凉也挡不住为民服务的热情,不一会儿长椅就修好了。“民情书记”随后又检修了广场上的其他长椅和运动设备,排除了安全隐患。居民们为“民情书记”的办事效率连连点赞。
民意“5”来听行动以办实事、解难题为核心,“民情书记”选派工作充分考虑部门上下对口,人员合理搭配,并制作“民情书记”胸牌、红马甲,统一行动标识。为切实掌握群众急难愁盼的真情况、真问题,民情书记经常深入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渔家船上,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广泛收集民意。
在微山湖上,有一支特殊的“民情书记”服务队,他们就是微山县南四湖管委会“民情书记”服务队。自民意“5”来听行动开展以来,他们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克服湖区交通不便的问题,深入走访联系服务群众。在走访过程中,服务队发现湖区渔民普遍存在水上安全意识淡薄、出船时不穿救生衣的情况,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了解到这一情况,他们积极争取派出单位支持,为微山县16508艘渔船免费配备救生衣,同时开展安全讲座20余次,发放安全手册2万余份,悬挂安全生产标语80余幅、安全警示牌30余幅,受益群众达3万余人。
难事我来扛
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
咚咚咚……
“您好,请问您做核酸检测了吗?家里是否有外地返济人员?”“您好,请问您家常住几口人?”
3月份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倒春寒”,广大“民情书记”就地转化为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者,联系社区开展“敲门行动”,逐楼逐户排查疫苗接种、核酸检测、重点人群情况,协助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核酸检测应检尽检、疫苗接种应接尽接、重点人群全程跟踪,筑牢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安全屏障。
民意“5”来听行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群众,突出基层工作导向,推动政策向基层聚焦、资源向基层聚集、力量向基层聚合。广大“民情书记”发挥派出单位职能优势和资源优势,对征集到的民意诉求,坚持“首问负责、一盯到底、跟办到底”,能现场解答的,第一时间解释答复;能帮办代办的,统筹资源尽快解决;需要政府职能部门解决的,通过“民意‘5’来听”微信公众号提交至“12345”政务服务热线分级分部门办理;难点问题交由市社会治理服务中心重点督办;办理进度和结果及时向群众反馈,做到有头有尾、有始有终,切实打通了民事办理“直通车”。民意“5”来听行动实施以来,全市各级“民情书记”累计走访群众237.89万户,接待群众267.64万人次,解决民意诉求56.15万条,用群众点滴生活“小事”,成就社会民生“大事”。
“民情书记”还积极开展政策宣讲及志愿服务等活动;指导和协助联系村(社区)落实好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党委政府重点工作部署;定期开展“我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活动,结合群众诉求,协调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形式多样的惠民便民活动;在重大工作安排或突发事件时,“民情书记”第一时间下沉一线协助处置应对,彰显了党员干部担当,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