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健康、安全、文明成今年清明主旋律

时间:2022-04-06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编者按

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文明祭扫是今年清明节祭扫服务保障工作的重点。当传统祭奠节日正值疫情防控的关键节点,全国各地、各殡葬服务机构积极行动,在保障疫情防控不减压的同时,贯彻安全、绿色、文明的祭扫理念,多措并举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祭扫需求。清明节期间,记者线上线下参与多场清明节活动,感受环保生态新型祭扫方式,聆听跨界专家交流丰富优秀殡葬文化,挖掘殡葬人战疫暖心故事。总的印象是,安全、绿色、文明的祭扫方式,不仅传承了慎终追远的传统文化内涵,而且还赋予了新时代殡葬活动崭新的文化印记,真正让清明回归“清净”与“文明”。

责任担当 用心守“沪”

日前,面对复杂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上海殡葬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专业服务逝者、用耐心宣传防疫、用真情温暖人心,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默默贡献自己的力量。

■ 守“沪”社区 志愿奉献

3月15日,上海市青浦区夏阳街道办事处征用福寿园国际集团(以下简称福寿园)福苑山庄作为周边村居核酸检测点。福寿园积极配合行动起来,组织核酸检测志愿者,安排医护人员休息场地,并无偿提供餐饮、充电和网络通信支持。

短短2小时,上海福寿园和福寿园人文纪念馆等单位便组织起一支30余人的联合志愿者服务团队,数次往返于园区和福苑山庄,搬运物资,调集人力,配合街道搭建核酸检测点。

维持秩序、查验材料、扶幼助老、答疑释惑、后勤保障……在现场,大家各司其职,协助街道高效完成多轮全员核酸检测任务。

“我和你一起去,让我来。”这是上海福寿园公益发展基金会专业社工杨俊侠在“馨宁医护志愿组”微信群里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3月10日起,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馨宁公寓实施封闭管理,作为一个7800多人规模的大型社区,一时间不少居民面临医疗方面需求。见到社区招募专业志愿者通知,杨俊侠第一时间报名参加“馨宁医护志愿组”,从儿童误伤、老人慢性病配药、核酸检测PDA扫码、术后护理、伤病研判等问题着手,发挥医护社工专业优势,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好的人文关怀。

“为守‘沪’社区居民生命健康贡献自己的光与热,是社工的责任和担当。”杨俊侠说。小区封闭管理期间,她每天24小时随时待命,为小区居民做血透、腹透,包扎居民伤口,为摔伤居民冷敷,对肾结石居民病情进行评级……

在社区、医院、福利机构,还有很多福寿园殡葬人主动担当作为,积极投身防疫志愿行动,开展专业高效的志愿服务。福寿园公益基金也在各地同步开展捐助关爱活动。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福寿园抱定必胜信心,守‘沪’社区,与上海人民同心战疫,共克时艰。”福寿园国际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本轮疫情防控中,福寿园用实际行动彰显社会大爱,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志愿者和志愿服务作用,筑牢属地防控、社区防控、群防群控的志愿服务网络,让辖区居民真正感受到防疫温度。

■ “殡”肩作战 用心守“沪”

“一场‘倒春寒’般的疫情打乱了我们的阵脚,提高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尽快有效控制局部聚集性疫情,克服困难,不打折扣完成殡仪服务成了我馆当下的首要任务。”上海市龙华殡仪馆主任张丽芬说。

本轮疫情上海多地区封控管理,龙华殡仪馆部分职工被隔离在家,其中化妆、防腐岗位8人被隔离了6人,人员短缺和丝毫未减的工作量之间的矛盾成了化妆组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关键时刻,“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宏伟挺身而出。上午在化妆岗位帮忙,中午利用休息时间对遗体进行防腐处理,下午又在化妆岗位做指导……因担心回家被隔离在小区不能返岗,张宏伟坚持在单位连续工作了15天。这期间,他每天像陀螺一样不停转,一张行军床成了他的临时居所。

“作为一名老党员,更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疫情就是战场,虽然上不了前线,但本职工作就是我的战场。让逝者安息、让生者安心是我们殡葬人的服务宗旨和使命,时下齐心协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更是我们殡葬人的责任所在。”张宏伟说。

在另两名同事皆被隔离的情况下,业务洽谈组裔荣娟作为唯一一个留守在热线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整天身不离岗,工作琐碎而忙碌,面对家属咨询业务、预订车辆、询问交通路线等,她都一一耐心解答,没有丝毫松懈和倦怠,有时忙得连一口水都来不及喝,一边接听来电一边匆忙吃饭成为常态。

“殡葬行业是服务生命、保障民生的重要行业,在大城市‘受伤’的时候,小家庭再遭遇变故更是双重打击。”裔荣娟说,为那些失去亲人的家属提供便利,予以精神慰藉,就是自己坚守岗位最大的意义。

万人在线参与竹林祭 缅怀生态葬践行者

浙江安吉龙山源

3月28日,浙江省安吉县第八届“竹之韵”缅怀纪念仪式在安吉龙山源·竹之韵生态广场举行。

鉴于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园区首次在“今日安吉”视频号、“绿郡龙山源”抖音号上同步网络直播,1万余人于云端共赴一场简单、庄重又不失温暖的纪念仪式,追忆长眠于竹林的97位生态葬践行者。

活动现场琴音袅袅,人们在绿竹涛涛中默缅追忆,倾听竹林葬践行者的温暖故事。相关负责人诵读祭文,专业礼仪师进行春茶祭奠、花瓣铺陈等仪式。为无法来到现场缅怀的家属提供追思方式,主办方特别推出“家书寄思”环节,鼓励家属将心中所想写成一封家书,投递到时空邮箱,寄托情怀。

“这是一次特色竹文化与现代殡葬的完美融合,生态节地与云上寄思的创新发展。”观看直播的家属线上留言表示,这样的形式新颖贴心、仪式庄重温馨,追思缅怀故人的心意能得到充分表达。

安吉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网络直播形式开启竹林祭纪念仪式是一种全新尝试,既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又能让家属了却无法亲临现场祭扫的遗憾,还向群众倡导了节地生态葬。

据安吉绿郡公司总经理黄模敏介绍,安吉生态竹林葬采用可降解骨灰坛,将逝者骨灰深埋于竹林,落葬者姓名镌刻在竹之韵生态广场的雕塑石碑上,骨灰经过一段时间自行降解后,最终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大爱与环保理念。

本次活动由安吉县民政局主办,安吉绿郡安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办,浙江绿郡恒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浙江绿郡生命礼仪服务有限公司协办,并得到浙江省殡葬协会、湖州市民政局、湖州市殡葬协会指导。

第四届北大清明论坛

聚焦生命与人生价值

本报讯 (记者 储慧静) 3月27日,第四届北京大学清明论坛在北京及上海(线上)两地举行。本届论坛将死亡话题延伸到衰老领域,来自医学、社会学、伦理学、生死学、传播学等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衰老与死亡的永恒命题,碰撞出更多新思想、新观念。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周程作主旨发言,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出席论坛并致辞,民政部社会事务司殡葬管理处负责人等出席论坛。

韩启德分享如何优雅地老去,如何“让我们衰老着并快乐着”。他表示,死亡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和死亡一样,衰老也是一种必然。我们虽然无法避免衰老,但可以一定程度上延缓衰老的过程。面对衰老而来越来越多慢性疾病的困扰,不同的态度取决于对生命和死亡的理解,以及相应的精神状态,也由此影响到晚年生活质量乃至衰老的过程。只有领悟人生与生活的真谛,做到心静似水、荣辱不惊,才能超然于生活中的各种失意和失落,对世事洞若观火,对境遇甘之若饴。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王一方以《生命的别离:从凄凉到壮丽》为题作主题演讲,阐述了死亡美学与死亡美育的概念和意义。他表示,美可以表现生命、关照生命、提升生命,甚至诗化生命、幻化生命,来对冲恐惧,抚慰忧伤。

CCTV主持人、作家敬一丹,北京中坤投资集团、北京丹曾文化创始人黄怒波讲述了亲身经历的生命故事,分享对死亡的态度和思考。敬一丹在母亲病重无药可医时,意识到精神慰藉是药,信息沟通是灯,有质量的陪伴是爱;黄怒波结合多年征服高山的经历,看过不少高山之巅的死亡,他认为那些征服高山不惧死亡的人本质是在寻找人类最原始的家园,他把向死而生的感悟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不断提醒自己珍惜现在、珍惜生命、好好活着。各界专家从医学、音乐、诗歌、建筑、科技等角度探讨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文化的关怀。

论坛发布了《北大清明论坛共识》:人固有一老,也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重如泰山者,人格流芳,化作永恒。死亡的形式可以更美,死亡的遐思可以更暖,信念让死亡充满力量。

医疗、殡葬等行业从业者及通过网络报名的群众现场参加论坛,近4万名网友在线观看了论坛直播。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主办,福寿园国际集团、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文化专委会协办,民政部社会事务工作专家委员会、上海福寿园公益发展基金会支持。

宁夏银川 生命晶石配套设施“藏晶苑”落地

3月27日,生命晶石配套设施“藏晶苑”建设项目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福寿园人文纪念园(以下简称银川福寿园)启动,活动中为7位家属呈送了生命晶石。

银川市殡葬管理所所长马中海表示:“该项目的启动,标志着银川首座生命晶石配套服务设施‘藏晶苑’落地,对深入推进宁夏绿色文明殡葬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马中海介绍,将少量骨灰制作成生命晶石等工艺品放置家中或在‘藏晶苑’留存,其余部分交由殡葬服务单位做环保无害化处理的,政府会按相关标准给予奖励。“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宣传节地生态安葬的重大意义、法规政策和实践成果,引导群众自觉参与殡葬改革,更多地选择以不占地或少占地的方式处理骨灰或遗体,切实将这项既惠民又生态的好事办实。”

2021年,银川福寿园与上海安善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安善)成立生命晶石工作室,健全完善生命晶石属地制作机制。今年,为方便市民安放生命晶石,启动“藏晶苑”室内安放设施建设项目,预计明年建成投用,届时占地仅38平方米的空间便可安放5200份生命晶石。

“生命晶石是骨灰减量化处理的有效手段,通过完善配套设施‘藏晶苑’,让生命晶石有了一个温馨的安放之处,是生命晶石整体服务链的重要一环,更是体现人文关爱的善意之举。”银川福寿园总经理陈慧萍表示。银川福寿园自推出生命晶石项目以来,已为上百位银川及周边市民提供服务。

今年清明,健康、安全、文明祭扫成为各地祭扫服务工作的重点,生命晶石让家庭追思有载体更便捷。“生命晶石体积小、形态美、可长久保存,为大幅减少骨灰安葬空间和骨灰多样化安放提供了可能,单颗生命晶石还能为采取海葬等不保留骨灰的逝者留下一个念想。”上海安善市场总监王玉婷表示。

上海安善致力于同各地民政部门及殡葬服务机构携手,为群众提供集环保、科技为一体的现代化殡葬产品,推动生态节地安葬。“6年多的时光里,以生命晶石为载体的祭奠方式正逐渐被广大市民了解和接受。上海安善不断探索绿色文明殡葬服务方式,创新现代祭奠服务载体,让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上海安善负责人陈捷说。

当日,银川福寿园举办“大爱无疆·传承文明”为主题的2022年清明节地生态安葬暨社会共祭活动。活动现场,主办方通过敬献花篮、点灯祈福、音乐追思、诵读祭文和推介文明祭扫礼仪指南等方式,展现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祭奠方式的融合。

“贯彻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有步骤地推进殡葬改革,推广节地生态葬式葬法,是银川这几年来深化殡葬改革的重点工作。”宁夏殡葬协会会长李治贵表示,从追忆逝者到感悟生命,从个体生命价值延伸到众生大爱集结,今年清明活动旨在以简约环保的文明方式寄托思念,缅怀逝者品德,传承和弘扬优秀殡葬文化。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2年4月6日)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