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闫 洁 通讯员 樊 澄
“喂,您好!能不能帮帮我……”前不久,家住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广阳镇郗家塬村的贾某,给印台区民政局困难群众救助服务热线打去求助电话。电话里,他讲述了遭遇的困境:妻子因大病已花费了十几万元,又因疫情被困在西安某医院,家里生活越来越困难。接电话的印台区民政局低保办主任解惠不断安抚着他的情绪:“您反映的情况我们知道了,现在您就陪妻子安心治疗,我们一定想办法帮您。”
在联系广阳镇民政办核查贾某家的情况后,印台区民政局迅速召开专题会,及时将1.5万元“救急难”资金打到贾某的账户上。区民政局还派人去贾某家看望其家人,做好后期跟踪帮扶工作。
疫情期间,为保证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铜川市民政局公布了市、县(区)社会救助服务热线及工作人员个人电话,受疫情影响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城乡居民,以及暂时得不到家庭支持的困难外来务工人员、流浪乞讨人员,均可拨打热线反映情况。同时,进一步推广使用“e救助”微信公众号,采取非接触式救助服务方式,引导困难群众网上申办社会救助,提高救助时效性。对紧急情况,实行先行救助,事后再补齐相关手续。
从四川省南充市来铜川务工的曹武贤夫妻就感受了一次方便及时的非接触式救助服务。3月初,夫妻俩刚到铜川市新区找工作,就遇到疫情,很多地方暂停招工,无收入来源让他们的生活陷入困境。夫妻俩在微信朋友圈看到社会救助服务热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拨打电话寻求帮助。新区社会事业局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指导曹武贤通过手机“e救助”微信公众号申请临时救助,第二天夫妻俩就收到了2520元临时救助金,解决了他们疫情期间的吃饭问题。据记者了解,2021年铜川市民政局联合市财政局完善临时救助制度,指导县(区)将临时救助标准由最高8000元提高到2万元、乡镇(街道)由2000元提高到5000元。同时,将急难型临时救助办理时间由20个工作日缩短到5个工作日,进一步提高救助时效性。
今年3月,面对新一轮疫情,铜川市民政局印发《体球网做好当前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县(区)迅速行动,摸排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情况,防止因疫返贫,灵活采取电话访问、微信等方式,对辖区内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留守儿童、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全面开展摸底排查,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救助范围,有效保障其基本生活。截至4月14日,全市共排查受疫情影响的困难群众14422人,因疫情给予临时救助43人次,发放救助资金8.3万元。其中,救助外来务工人员34人次,发放救助资金6.2万元。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2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