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一个易地搬迁社区的治理创新实践

时间:2021-11-18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加强大型搬迁安置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严酷的自然条件,天祝县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解决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发展难题。为了让搬迁群众住得惯、过得好、有盼头,该县发挥“三社联动”机制作用,创新社区治理,提升搬迁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天祝县是如何对搬迁社区进行治理的?记者近日对这里进行了采访。

本报记者 柳 旭 通讯员 何 方

11月1日,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雪花纷飞,在城北新区文润社区,第四次全员核酸检测已经开始。环境消杀、维持秩序、登记信息、讲解APP使用方法,社区志愿者们忙前忙后,有人还把自己熬的姜糖水送给风雪中的人们。

“我们发动了志愿者协助社区疫情防控,居民的参与热情很高,不仅自己报名,还带着朋友一起来。”甘肃兴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兴邦社工)的社工雷效盈告诉记者,之前的社区可没有这种号召力,开展活动经常出现招不到志愿者的状况。

改变始于2019年。当年6月,天祝县民政局联合兴邦社工在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的文润社区和祥瑞社区启动服务项目,以“三社联动”回应居民关切、促进社区参与,帮搬迁群众融入了新环境,帮社区居民开启了新生活。

社区融入: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

“刚搬到社区时,不会用煤气,吃不上热饭;乘电梯眩晕,出门不方便;不敢用冲水马桶,生怕弄坏了。”75岁的王秀元老人说,她在老家朵什乡干了几十年的农活,来到社区后觉得没有事情可做,没有认识的朋友,和邻居也没有共同语言,每天晒太阳消磨时间。“要不是小孙子在县里上学需要人照顾,真想搬回老家去。”

“文润社区和祥瑞社区的易地搬迁群众共有1702户、3600人,他们是在脱贫攻坚中从天祝县的各个乡镇搬到这儿居住的。”雷效盈告诉记者,对于年轻人来说,适应新环境新生活可能用不了多长时间,但是对于在农村和牧区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年人来说,这种改变并不轻松。

为了让社区里的老年人习惯新生活、更好地融入新环境,兴邦社工在社区的支持下利用公共空间开展了“幸福来敲门”活动,组织老年人一起插花、过集体生日,一起学习智能手机使用,让陌生的居民彼此熟悉起来,让单调的生活逐渐丰富起来。

“除了生活环境改变导致的融入难,新老居民之间的融合也不是一件容易事。”雷效盈表示,由于生活习惯的差异,一些易地搬迁居民会出现在电梯内抽烟、乱扔烟头等行为,对此社区里的老居民意见非常大。

为此,兴邦社工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烟头不落地”活动,将每月5日固定为活动日,由社工组织居民到社区各个角落清扫掉在地上的烟头,并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兑换道德银行积分等方式引导大家养成良好习惯、爱护社区环境。“随着活动的持续开展,新老居民之间的交流更多了,大家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雷效盈说。

社区参与:从接受服务到协助服务

小泽和小波兄弟俩住在祥瑞社区,他们的母亲几年前意外离世,父亲和爷爷为了家里的生计而奔波,家中只有年迈多病的奶奶照料日常生活。兄弟俩都已上小学,但奶奶却没上过学,无法辅导他们的功课。

“类似的情况在社区里不在少数。”兴邦社工的祁迎灵告诉记者,这些孩子的父母基本上都在外地的工厂、工地、餐厅里干体力活儿,每年只能回家一两次,大部分孩子平时都和祖辈一起生活。但受制于文化水平,祖辈对于孩子的学业辅导和兴趣培养都力不从心。

通过入户走访,兴邦社工进一步摸清了社区留守儿童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办了四点半课堂,解决孩子们放学后课业无人辅导的问题,并从安全教育、兴趣引导、习惯养成等方面入手,通过各类小组活动,陪伴留守儿童成长,助力他们全面发展。

“原来,社区的孩子们都有些胆小和腼腆,以为我们会像学校的老师一样严肃,活动中的主动性也不高。”祁迎灵说,通过参加四点半课堂,孩子们变得活泼开朗多了。

记者了解到,天祝县的户籍人口有三分之一是少数民族,其中藏族占比超过八成。为了让大家对自己的民族和家乡有更深入的了解,兴邦社工还组织孩子们到县博物馆参观,一起制作藏族传统食品酥油糌粑,增强文化的认同感。

随着服务的持续开展,四点半课堂获得了社区和居民们的认可,兴邦社工随即开始招募家长志愿者,让家长参与到各类活动中,再通过他们影响更多的居民。

“我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中的。”志愿者牛长存说,社区里的老年人比较多,除了上门给孤寡老人提供帮助,志愿者还经常组织他们一起包饺子,让他们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

社区治理:激发活力,提升能力

“原来我们就是跳着玩,没想到还能参与社区服务。”蝶恋花舞蹈队召集人李万菊告诉记者,除了在社区里表演节目,在社工的带领下,她们还经常到辖区内的养老院给老人们表演,教老人们跳健身操。

记者了解到,蝶恋花舞蹈队是祥瑞社区最早成立的一个社区社会组织,成员都是喜欢跳舞的阿姨,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合适的活动场地。社区里虽然有空地,但舞蹈伴奏声音大,居民有意见,兴邦社工就和社区商量,一方面由社区帮舞蹈队解决室内活动空间问题,另一方面组织舞蹈队发挥所长参与社区公益活动。

“通过四点半课堂招募家长志愿者是‘以服务换服务’,帮舞蹈队解决活动空间是‘以场地换服务’。”雷效盈说,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帮社区和社会组织建立了信任与合作关系,还引导社会组织从以娱乐为主转向参与社区治理。随着能力的不断增强,在社工服务项目结束后,这些社区社会组织就能够持续运行发展、服务社区。

除了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针对天祝县社会工作人才匮乏的问题,兴邦社工还与天祝县民政局合作,帮基层工作人员了解社会工作基本理念、掌握社会工作基本方法,提升综合能力。

“目前,我们已建成1个省级示范社会工作服务站,明年还将建设4个乡镇社工站,持续扩大社会工作服务覆盖面,推动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可持续发展,助力全县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创新。”天祝县民政局局长尤国斌说。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11.18)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