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陈丽丽:做服务对象的守护者

时间:2022-10-11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周冉冉

接到采访电话那天,青海省西宁市社会福利院养员护理部副主任陈丽丽刚刚结束为期36天的封闭管理,进行短暂的轮休。然而当谈到护理工作,提及院内的服务对象时,她的声音依然温暖且充满激情。在这个奋斗了8年的工作岗位上,她用真挚的情感关怀着每一名服务对象,成为院内老人的“贴心闺女”、残疾青年的“知心姐姐”、智障人士的“暖心伙伴”。

她是“一份誓言”的践行者

陈丽丽是甘肃兰州人,2014年跟随丈夫来到青海,成为西宁市社会福利院的一名社会工作者、护理工作者。

“刚开始时非常不适应,甚至对工作有些许畏难情绪。”陈丽丽坦言。福利院的主要服务对象为特困老人、残障及智障人士等,人员多、病种杂,照护起来很不容易。“那时,远离家乡来到西宁,没有亲人朋友,工作还非常辛苦,感觉很委屈。”

然而,一件小事彻底改变了她。

2015年的一天,陈丽丽刚走进福利院的院门,一名智力残疾的年轻人就跌跌撞撞地朝她跑来。他叫小杰(化名),22岁的年龄却只有4岁孩子的心智。小杰手里捧着一个鸡蛋,向陈丽丽喊着:“姐姐,我今天在食堂打扫卫生,叔叔给我一个鸡蛋,我不舍得吃,送给你!”

“虽然鸡蛋已经压碎了,可我心里觉得暖暖的。”回忆起那一幕,陈丽丽语气中依然满含激动与欣慰,“我们的服务对象或许有许多与常人不同之处,但他们的内心如此单纯善良,让人感受到了最单纯的爱。那时我就决定,一定要为他们做些什么,守护这份纯粹的善意!”

8年来,陈丽丽在护理员的岗位上,用最贴心的照料、最真挚的情感,践行着当初心中的誓言。

她是“一个工厂”的创办者

刚到福利院不久,陈丽丽便利用自己所学的社工知识,在院内办起了“福利工厂”——一对一评估服务对象的个人能力,送入不同的“班级”进行定制化培养,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

服务对象大雷(化名)曾经是一名退伍军人,因家庭发生变故,心理遭遇重创,患上了精神分裂症。陈丽丽评估了他的身体素质、精神能力、智力水平等,将他安排在洗车班,并在观察一段时间后,任命他担任班长一职。“感觉像回到当兵时一般,有了‘任务’、有了‘战友’,甚至有了‘职务’。”在不断的学习和训练中,大雷变得越来越阳光、越来越自信。

像大雷这样能够进入“福利工厂”学习、工作的服务对象,陈丽丽共筛选出80余人,开设洗车、保洁、绘画、音乐、手工等11个班级。“很多服务对象过去只是坐在房间里,不说话、不出门,无所事事。而如今,不少人在学习、工作中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乐趣。”

有一次,手工班的服务对象学习制作了贴画、扎花等工艺品,进行义卖后,陈丽丽用卖出的钱带大家吃麻辣烫。“那天,所有人都开心得像孩子一样。”陈丽丽无比欣喜,“他们也可以自食其力,也能感受生活的价值。”

老年人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智力障碍人士学会一项技能、精神障碍人士稳定了精神状态……陈丽丽为服务对象的每一点进步感到欣慰。

她是“一套标准”的起草者

不久前,陈丽丽接到一份“重任”——牵头起草制定福利院护理工作标准。尽管已经在护理一线岗位工作了8年,陈丽丽起草标准时却还是没了头绪:“日常工作这么琐碎,落在纸面上却不知道该怎么写。”

“护理员的工作是个辛苦活,帮助老人及残疾人洗澡、清理大小便等是我们工作的常态,薪资待遇却不高,人员流动性很强。” 院长贾文元的一番话让陈丽丽茅塞顿开,“一份标准化的护理流程,能让新加入的护理员快速了解注意事项和工作标准,同时也能让不了解护理工作的人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专业性,这不仅仅是喂饭、喂药这么简单。”

院长的鼓励给了陈丽丽工作的动力,她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与4名同事一起拟订出护理员职责、生活照料24小时工作流程、“福利工厂”运行管理、精神慰藉等几大类29条护理标准。

“护理标准改了14稿,每一稿都凝聚着我们护理人多年的工作心得。改第13稿时,院长说我们缺了很重要的一块,对于残障及智障人士的生理需求如何解决。”经过几番讨论,陈丽丽在护理标准中增添了针对性措施。“我们不回避问题,不放过任何细节,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到每一名服务对象。”

8年来,陈丽丽以细致入微的耐心、爱心和责任心,守护着每一名服务对象的身心健康。“从事护理工作以来,尝到过心酸委屈,也面对过不理解,可一看到老人们、兄弟姐妹们脸上的笑容,我就知道这一切都值得。”陈丽丽言语间满是骄傲与自豪。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