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中山市社会救助从“人找政策”转向“政策找人”

时间:2022-02-15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张伟涛

家住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的杨伟枝患病后,每月需支出1000多元的医疗费用,2名子女正在读书,家庭经济困难。中山市通过相对困难群众每月定期数据比对发现他家情况后,安排镇民政部门入户调查核实,协助其申请了临时救助,之后经再次入户综合评估,将其家庭纳入低保,有效保障了一家人生活。

主动发现群众困难并给予救助,是中山市自2021年建立相对困难对象主动发现及精准救助帮扶长效机制带来的变化。通过推动部门间业务数据互通共享,中山市11个部门及各镇(街)建立起每月定期数据比对机制,根据数据重叠强度,主动筛选发现除民政兜底保障对象以外的其他相对困难对象,及时给予精准救助,推动社会救助从“人找政策”转向“政策找人”。

健全完善分层分类救助制度

近年来,中山市不断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水平,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的救助制度。

2021年,中山市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1100元提高到1120元;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从每人每月1101元—1650元调整为1121元—1680元;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从每人每月1760元调整为1792元。截至2021年12月,该市共有低保对象3116户6136人,全年发放低保金8595万元;市、镇两级共向6401人次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金1655万元。

同时,进一步健全分层分类救助制度。修订出台了《中山市最低生活保障及低收入家庭救助制度实施办法》,保障范围覆盖本市户籍家庭中的省内成员。对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全面落实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综合评估认定制度,放宽审核认定条件,将因病、因残、因学等支出型困难家庭纳入保障范围。完善渐退制度,切实保障退保家庭平稳过渡。完善急难救助制度,修订出台《中山市临时救助实施办法》,加强急难型临时救助,实行先行救助后补手续;对支出型临时救助进一步规范审核审批程序。

中山市还取消户籍地、居住地申请限制,群众有困难时,可由急难发生地实施临时救助,并根据救助对象困难程度分类实施普通临时救助、小额临时救助或特殊临时救助。

主动监测发现相对困难群众

2021年,中山市制定出台相对困难对象主动发现及精准救助帮扶长效机制,通过全市各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全面摸底排查相对困难对象,建立相对困难对象数据库,进行动态监测、定期更新、精准帮扶、多层救助。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对困难对象主动发现及精准救助帮扶长效机制,对帮扶对象进行了科学识别与精准界定。相对困难对象是指未达到中山市最低生活保障、低收入家庭救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救助条件,但由于医疗、教育、住房、灾害、意外事故等因素,导致家庭必要支出较高,或由于失业、患病、残疾、无劳动力或弱劳动力等因素,导致家庭收入较低,在基本生活、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陷入困境的家庭或个人。相对困难对象主动监测范围为在该市近一年内享受过或正享受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援助、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困难职工帮扶救助、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临时救助等政策的对象。

市民政部门通过与市法院、检察院、人社等11个部门及各镇(街)建立每月定期数据比对机制,根据数据重叠强度,主动筛选发现除民政兜底保障对象以外的其他相对困难对象,建立相对困难对象数据库。之后,由镇(街)民政部门组织入户调查核实,采集相对困难对象家庭情况,及时了解并详细记录其家庭在基本生活、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困难,建立信息台账,并协助相对困难对象家庭提交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救助申请。

多部门协同综合救助

54岁的杜锦轩家住中山市西区街道,妻子肢体残疾,儿子是精神障碍患者,经济来源主要靠杜锦轩和女儿的工作收入。2021年,一场意外导致杜锦轩和儿子受伤,产生了较高的医疗费用。中山市主动发现机制监测到他家的医疗情况后,经过入户核查,确认其不符合低保等救助条件,由街道和市红十字会给予了临时救助。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主动发现的困难群众实际情况,中山市实施分层分类救助。对符合低保、低收入、特困、孤儿等兜底保障救助政策的,及时纳入相应保障范围;符合专项救助政策的,及时转介相关部门采取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方式,精准帮扶相对困难对象,实现应帮尽帮、应救尽救。对因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救助方式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由民政部门及时给予临时救助。

实施慈善救助帮扶。支持引导公民、法人等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设立帮扶项目、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相对困难对象帮扶;引导市内慈善组织对符合条件的相对困难对象提供慈善救助;通过中山市大病帮扶、教育帮扶、住房改造帮扶三大帮扶中心以及慈善众筹、微心愿捐助、博爱100公益项目三大慈善平台,对相对困难对象开展救助帮扶。

下一步,中山市将进一步健全完善急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和快速响应机制。在做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提升主动发现能力的同时,建立村(居)急难对象发现报告机制,在每个镇(街)、村(居)确立1名信息员,按照“分级实施、各负其责、上下配合、相互协调”的要求,对陷入生活困境的群众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救助。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2年2月15日)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