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业内人士透视“99公益日”助力共同富裕 人人皆可公益

时间:2021-11-25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张晶晶

见证中国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汲取慈善事业发展的智慧,凸显互联网公益的力量。11月23日—25日举办的第九届中国慈展会首次全面升级为“云展会”。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这场“云展会”依然成为链接各方资源的慈善盛会。以此次慈展会为契机,腾讯公益、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联合北京师范大学首次发布《腾讯公益平台社会价值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同时,邀请学界、公募机构、非公募组织、媒体代表进行圆桌对话,深度体球网“99公益日”及腾讯公益平台的价值,深入探讨以腾讯公益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募捐平台在三次分配大背景下助力共同富裕的作用和路径。记者梳理出几个关键词,以探寻互联网公益的未来发展之路。

“基因的花开”

——人人参与,形成无数个公益圈落

追求人人可公益是腾讯公益平台的价值基因,每个人的关系网络都是一个公益圈落,人人参与公益,无数个公益圈落就会形成。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陶传进把这个过程比喻为“基因的花开”。

今年“99公益日”期间,超过6870万人次为7700家公益机构的1.3万余个公益项目捐款35.69亿元。小红花互动人次超过1.25亿,亿万爱心网友共同领取了超过9000万朵助力小红花。捐款金额、人次人数都再创新高。

“‘99公益日’为动员公众参与捐赠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为公益机构募集资金提供了渠道。对于筹款端来说,提供了资金和品牌传播力;对于捐赠端来说,提升了个人小额捐赠人次和捐赠额度。”上海静安区方德瑞信社会公益创新发展中心(以下简称方德瑞信)负责人叶盈这样说。

“腾讯公益平台的热度和筹款量众所周知。但腾讯公益平台的一些深层价值,社会公众未必能意识到。”陶传进这样认为。

从腾讯公益平台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陶传进带领团队提炼出三个基础性价值:一是以公益嘉年华的形式,引导普通公众以生活化、娱乐化和人人公益等方式进入公益领域,逐渐形成公益意识和公益理念。二是使公益组织获得了大量捐赠资金,尤其为成立初期的小微公益组织提供了生命周期中的第一杯羹。三是以社会化的方式构建起一套最基础性的规则体系让捐赠和配捐有序进行。

为了实现人人可公益的愿景,腾讯公益平台以生活化的场景和便捷的操作方式,让公众以“指尖公益”的方式参与到公益活动中,为捐赠个人铺就了一条从行为到习惯的公益路。

北京大学法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认为,“99公益日”背后体现了三个价值:一是倡导人人可公益是其最本质的内涵;二是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使资源到最需要的地方;三是推动行业生态良性构建,促使公众的关注点不只在配捐额上。

今年“99公益日”,对公益机构和公益慈善行业来说,影响最大的是腾讯公益推出的配捐加成的新规则。腾讯公益用数字化评估模型筛选出在项目质量、机构公信力上比较优秀的公益机构,让其获得较高的配捐加成,且加成还覆盖到了小而美的机构和项目,以此来鼓励公益机构和公益项目提升透明度、可信度和自驱力,构建行业良好生态。

《研究报告》将腾讯公益平台首先定位为“一个电子大集市”。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副院长黄浩明说,“集”这个说法很形象,意味着腾讯公益平台各主体是自愿捐款、自愿接受监督。从这个定位中,我们要看到平台的公共性价值,它会倒逼政府做好监督、规避风险,倒逼公益组织用好善款。

“关注慈善的有效性是‘99公益日’非常重要的价值。”黄浩明补充,我们不应该只关注公益生态链的前端,更应该关注后期的善款使用和项目执行情况。当然,其最重要的价值是推动中国慈善事业向着人人可公益的目标发展。

“社会创新”

——多主体共同建设公益慈善规则秩序

短短几天内,数十亿元资金注入公益慈善行业,数额可观的配捐资金撬动大量公益组织参与到“99公益日”这场嘉年华中。

尽管刷单、套捐等行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但是“99公益日”总体上行稳致远。其背后是腾讯公益平台通过规则共建、行业自律等形式,让公益组织在更好的规则秩序中进行公益捐赠。

这是《研究报告》在“99公益日”社会化的规则制定与践行体系这一维度上的思考和分析。

“腾讯公益每年邀请行业领域的专业人士共同讨论规则问题,每年修改,对规则如此重视的公益平台并不多见。”腾讯公益对规则的敬畏,陶传进印象深刻。在他看来,腾讯公益能够正视领域内所发现的问题,通过不断完善活动规则,使“99公益日”的开展更加有序、有效。

“99公益日”是一次社会创新,同时,它又为社会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对“99公益日”规则不断更迭这一做法,金锦萍说,要承认没有完美的规则。腾讯公益作为一个公共性平台,耗费大量物力、财力、精力运营,不需要把所有问题都揽在自己身上,而是要更好地动员更多主体参与。当然,平台上的各主体应该加强自律,做到知行合一,哪怕是创新行为,也要首先敬畏规则。

“99公益日”期间,众多主体加入腾讯公益平台,进行着纷繁复杂的利益分配,这就涉及复杂而颇有技术含量的平台治理。腾讯公益称,单凭自身很难完成这项工作。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刘琴介绍,2019年,腾讯公益建立了行业共建委员会,对“99公益日”规则制定、行业建设、能力建设等进行讨论。今年,还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公募机构和执行机构代表,对“99公益日”进行复盘,征求建议意见。在行业自律方面,腾讯公益在筹款能力、公益项目质量和透明度等方面进行升级,希望通过行业自律和互律,共同倡导一个良性的捐赠文化。

叶盈说,腾讯公益平台在成为公益慈善行业公共品的过程中,引入共建规则,为整个公益慈善行业提供了协同治理的机会,为其他互联网平台治理提供了样本。

“激活个体化捐赠”

——让每个参与者发掘自己内心存在的公益力量

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腾讯积极响应党中央体球网促进共同富裕的要求,今年“99公益日”首设“共同富裕主题日”,作为500亿元“共同富裕专项计划”的组成部分,腾讯公益投入50亿元资金。来自方德瑞信的数据显示,共同富裕激活了平台公众的参与热情。以人均GDP排名后15位的省份为例,“99公益日”盘活了这些地区本地公益慈善组织的能量,参与公益项目2651个,捐款超过1800万人次,公众捐款9亿元。叶盈还观察到,今年排位在前的公益项目仍然集中在扶弱济困救灾方面,这些项目既包括了传统慈善意义上的送温暖项目,也包括了现代公益意义上的提供解决方案。她说,慈善助力共同富裕,需要这些长期专注为特殊群体服务的专业组织。

今年“99公益日”,腾讯公益引导慈善资源向青少年成长、乡村教育、生命救助、科技助老、共同富裕以及碳中和等国家和社会关切的领域倾斜。黄浩明认为,在共同富裕背景下,要拓展公益的范围,如向教育、医疗、环保、科技发展等领域不断延伸。

《研究报告》也从三次分配的角度,为观察腾讯公益平台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研究报告》开篇写道,回溯到腾讯公益平台的起点,它就有了明确的定位——激活个体化的捐赠人,让他们获得捐赠体验,并进入相对稳定的公益捐赠轨道。这与当前中央推动的三次分配思路不谋而合。陶传进称,“99公益日”是三次分配的一次良好实践。

从规模上看,从2015年至今,“99公益日”撬动整个社会公众的捐赠资金达97.63亿元,资金体量可观。

从捐赠结构上看,我国捐款总额中,企业占到60%以上,捐赠个人比重偏低。腾讯公益平台以人人可公益为愿景,以激活用户需求为核心定位,弥补了目前三次分配中的关键性短板,可谓是品性良好的三次分配。

从捐赠行为上看,三次分配是基于志愿机制的资源配置。腾讯公益平台的主体捐赠行为完全出于自愿,可谓是性质纯粹的三次分配。

从方式上看,腾讯公益平台在商业流量上加载了社会责任的成分,激活的是腾讯平台各渠道中商业流量的公益热情。

“人人可公益是‘99公益日’的核心价值。”金锦萍指出,三次分配依靠的是自愿捐赠和志愿机制。“99公益日”激活了公众内心的自愿机制,让每个参与者发掘了自己内心存在的公益力量。《研究报告》提出,在人人可公益的精髓里,每一个人都进行公益捐赠,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人和事,是纯粹有效的三次分配。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

金锦萍认为,精神富裕在初次分配、再次分配中无法得到满足,只有在三次分配中,精神才能丰盈,在给予中所获得的愉悦是索取无法获得的。陶传进也认为,共同富裕是指物质和社会认可、人格尊严等方面的共同富裕。

“三次分配归根到底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金锦萍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不是简单地把财富做一个相对均匀的分配,而是让每一个个体都能在这个世界上实现自身价值,让每一个人变成真正具有完整人格的人。这也是“人人可公益”的深层含义,从公益中有所收获,最终实现的是人的全面发展。

“破圈”

——不断突破局限,有效动员更多资源进入公益慈善行业

业界认为,7年“99公益日”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破圈的过程。如何破圈也是公益慈善行业一直探讨的热点问题。

刘琴从腾讯公益平台设计产品的角度分享了她对破圈的思考。她说,其实小红花项目就是为破圈设计的,其形象寓意为大爱是由生活中的点滴小爱积累而成。今年“99公益日”,小红花链接了66个腾讯业务,旨在让普通用户能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场景中接触到公益,通过捐款或者公益行为参与到公益中,并获得小红花。同时,腾讯公益也在持续创新一些更加轻量化、多样化和社交化的方式,激励新生代和企业员工等不同群体更加方便地参与公益。

“这个圈其实是公益慈善理念还未普及带来的,也是需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去解决的。”刘琴说,腾讯希望能够通过对公益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开发更多类似小红花链接公众的产品、提升捐赠人的捐赠体验等方式,推动公益慈善行业的发展,让慈善文化深入人心,逐步实现破圈。

体球网腾讯公益平台未来的发展方向,刘琴介绍,腾讯公益平台将通过公益数字化建设赋能互联网公益生态建设,真正实现捐赠链路、执行链路等的信息透明化,用信任打造互联网公益生态。因此,会将工作重点放在培育更多的优质公益机构和项目上,为参与公益的用户提供更好的公益体验。

黄浩明认为,互联网慈善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大家都期待它能在助力共同富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要提高互联网公益平台和公益慈善行业的发展质量。他从三个维度提出了路径:一是推进以治理、执行、监督为一体的公益慈善的专业性建设;二是提高公益组织人力资源的社会地位,促进公益慈善行业可持续发展;三是增强动员社会资源参与公益慈善的能力,实现人人可公益。

除了分析腾讯公益平台的价值,《研究报告》也指出了整个公益慈善行业需要共同面临、应对的风险和挑战,包括好项目难以辨别、马太效应、行业治理困局等。

面对这些困局,陶传进认为,政府、腾讯公益平台、第三方专业机构、公募基金会和诸多公益组织、捐赠人、受益人应该一同参与进来,形成一个有效的治理体系。唯有这样,公益慈善行业才能一同面对困境,一同挖掘新的潜力空间,让三次分配不仅在量上、更能在质上得到真正的提升。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11.25)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