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 亮 通讯员 曲桂贤 秦 帅
正午12点,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米山镇佛东夼村的老年餐桌坐满了前来吃饭的老人。手掌一样大的猪肉白菜馅包子管饱,再加上三个小菜和一碗蛋花汤。村民曹文民老人吃得很香:“以前一个人在家凑合着吃,吃剩饭,现在每天都能正儿八经地吃饭了。别看我年纪大,胃口可好哩,能吃这么一个大包子。”曹文民的话引得在座老人笑了起来。这笑容透过饭菜升腾的热气,与窗外嗖嗖的初冬寒风形成鲜明对比。
农村老年餐桌是威海市打造城乡助餐体系,解决老年人“一餐热饭”难题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威海市不断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为民办实事的力量,把群众生活中的痛点、难点转化为工作的重点、切入点,连续第二年将建设老年餐桌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构建起市—区(市)—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的城乡老年助餐体系。截至目前,该市累计建成城市社区食堂65处、农村老年餐桌709处。
解决场地: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10月27日一大早,威海市环翠区张村镇莱海社区的社区食堂就热闹起来,前来吃早餐的老人边吃饭边聊天。一碗暖心粥、一个爱心包、一盘家常菜、一席邻里言,其乐融融。想当初,莱海社区就被没有场地建设社区食堂给难住了。在市、区民政局的指导下,莱海社区居委会最终与辖区内快餐店合作,将快餐店改造成社区食堂,问题迎刃而解。
威海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坦言,在建设城乡老年助餐体系的过程中,场地确实是困扰各级的一大难题。“全市人口构成、经济状况参差不齐,村(社)建设热情、承受能力和群众意愿差异明显,因此,我们明确了助餐服务不搞一刀切的总基调,不要求村(社)必须建设老年餐桌或社区食堂,鼓励因地制宜、因村因社施策,分类探索多种模式。”对于经济条件好的村(社),在充分征求民意的基础上,鼓励引导其建设老年餐桌(社区食堂);对于经济条件一般的村(社),引导其设立就餐点,依托周边养老机构中央厨房开展配餐服务;对于经济薄弱的村(社),鼓励经济条件好的村(社)或养老机构结对帮扶,为老年人送餐,降低建设、人工、运营成本。
经济开发区泊于镇整合资源,设立了由大邓格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负责运营的中央厨房,开展全镇域养老助餐送餐服务,由镇政府补贴餐费,除大邓格村老人外,还惠及温泉寨村、官庄村、龙山湖社区等50多位老人。荣成市荫子镇头甲村的暖心食堂由村集体利用闲置房屋改建,食堂设立了厨房、餐厅以及老年人活动室,除了为村内30名80岁以上老人提供就餐场所,还为村内老年人提供娱乐场地。
解决资金:开得起来更要开得久
钱是解决“一餐热饭”难题绕不开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2019年刚开始做老年助餐体系时,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最终确定的路径是‘政府扶一点、社会帮一点、村(社)补一点、老人交一点’,并在100个村(社)打造了老年助餐样板工程试点先行。”威海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针对农村,该市把老年餐桌建设与农村幸福院建设挂钩,争取上级奖补资金,开办一家省级补助6万元,市级再奖励1万元。“这样建设资金就有7万元,确保每一家老年餐桌都能启动起来。”威海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各区(市)也拿出真金白银推动老年餐桌建设。文登区对符合标准的农村老年餐桌给予一次性2万元的开办补助和每年1万元的运营补助;荣成市对村集体收入100万元以下的村居老年餐桌每处分别给予2万元建设补助以及每年1万元的运营补助;高新区设立创新扶持资金,对建设运营的老年餐桌每处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2万元和每年2万元的运营补助。
在城市,威海市将社区食堂与社区养老服务站运营同部署同安排,给予社区食堂每处每年3万元的运营补助,运营期内最多补助3年。环翠区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对于社区食堂经营所需的水、电、暖、燃气执行居民价格,再按社区食堂的日均服务人次和老年人满意度,每年分别给予运营补助。
“我们还注重调动社会力量助力城乡老年助餐体系建设。”据威海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利用“慈心一日捐”资金设立老年餐桌专项基金,目前已通过社会募集资金500多万元,用于对老年餐桌实施奖补。在基层也有生动实践,比如荣成市东山街道依托市慈善总会设立东山街道尊老爱老爱心基金,并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鼓励爱心企业及爱心人士向老年餐桌捐款,共募得现金13万余元、物资折款38万元。
威海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多渠道解决城乡老年助餐体系资金问题,积极争取各类试点资金,利用好“慈心一日捐”活动,推动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爱心企业挂点联系一个老年餐桌或社区食堂。
解决人手:信用体系激发志愿服务热情
威海市民政局铆足打破常规的闯劲,不仅啃下了场地、资金的“硬骨头”,还解决了缺乏城乡老年助餐工作人员短缺这个大问题。
在荣成市夏庄镇甲夼马家村老年餐桌,每天都有一群志愿者在这里忙活,为村里的老人准备可口的饭菜。这些志愿者被亲切地称为“巧厨娘”。在荣成许多老年餐桌的后厨,都能看见“巧厨娘”忙碌的身影。这是荣成老年餐桌以低成本常态运行的“秘笈”——“信用+志愿”工作模式。
为有效解决服务人员短缺问题,荣成市把诚信机制融入老年餐桌运营服务中,对参加老年餐桌服务的志愿者给予双倍信用积分。志愿者获得信用积分后,除了每季度参与表彰外,还可以在信用超市兑换日常生活用品。既能得荣誉又能得实惠,激发了农村妇女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目前,荣成市已成立400多支“巧厨娘志愿服务队”,负责所有老年餐桌的日常服务。
“我们将荣成市的经验做法推广到了全市,破解服务人员短缺难题,推动形成邻里守望、扶老助老的社会氛围。”威海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文登区还积极探索农村睦邻互助服务模式,将睦邻互助点建设与老年餐桌、孝善基金、信用体系、居家服务等机制相融合,建立“睦邻互助点+N”模式,引导本村热心公益、有能力开展养老服务的低龄老年人组建互助服务队,发挥邻里“平时离得近、有事来得快、遇急帮得上”的优势,为本村高龄、独居等老人提供助餐、探视服务,满足经济薄弱村老年人居家养老、助餐服务需求。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