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回望2021·四川 永葆改革创新活力 再显四川民政担当

时间:2021-12-27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遂宁市启动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月活动。

攀枝花市开展殡葬服务进社区活动。

自贡市创新“1519”模式,引导慈善力量参与基层治理。

第三方督导评估组对广安市2021年第一批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开展情况进行实地督导和中期评估。

德阳市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原创小品《心连心》荣获“小荷花”全国展演四川省区特金奖。

9月16日,以“乐享天府品质养老百年光辉耀征程”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四川)国际养老服务业暨养老产业博览会启幕。

全面谋划“十四五”开局蓝图

四川省民政厅围绕构建新时代民政事业“583”发展架构,科学谋划民政事业发展“1+3+4”规划体系,编制《四川省“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强化制度机制夯实民政事业发展基础。聚焦民政工作业务和民政服务对象,编制养老服务、社区发展和残疾人保障3个专项规划。聚焦殡葬服务、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儿童关爱保护、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编制4个专业领域专项规划,有力推动“十四五”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稳妥推进“十件民政大事”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民政部对民政工作的决策部署,省民政厅党组积极探索、靠前部署,主动适应新形势,立足主责主业,明确了10个重大项目、60个细化具体举措的“十件民政大事”年度实施计划。制订项目实施方案和参与项目细化分工方案。建立“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机制,并将工作推进情况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全厅积极协作配合,集中攻坚克难,全力推进“十件民政大事”落地落实,高标准推动全省民政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扎实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

加快推进新时代社会救助体系改革,积极构建四川社会救助制度图谱,印发《体球网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在1市17县(市、区)开展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下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15亿元,惠及全省429.9万低保对象,救助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4.8万人次,实施临时救助30万人次。出台《体球网巩固拓展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实施方案》,建立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累计向各地反馈监测预警数据2.2万人次。在全省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巩固提升行动,新增低保兜底1.5万人。开展“解忧暖心传党恩”行动,走访低保、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27万余人次,发放慰问物资折合人民币约1800万元,解决个案问题414个。加强数字赋能,稳步推进社会救助“一网通办”“天府救助通”建设,整合现有信息化资源打造“123”数字赋能架构。为1万余名20世纪60年代精简退职老职工发放生活救济金,为原襄渝铁路西段伤残民兵民工及遗属等人员发放生活补助。

谋划部署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

推动省委、省政府出台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指导意见、“1+24+1”工作方案和全省县域内片区划分的指导意见,召开培训会、绵阳现场会、工作调度会,开展巡回指导,确保各地领导小组高效运转。成立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及时解决问题,总结推广经验做法。拟制《体球网全省县域内片区划分的指导意见》,对全省片区划分工作和以片区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进行部署,谋划形成县域内“主干牵引、强支带动、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会理县成功撤县设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全面完成,全省乡镇从4610个减少到3101个,减幅达32.7%。

创新强化基层社会

治理新框架

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体球网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细化制订《分工方案》,强力推进落地落实。有序实施第十一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换届后“一肩挑”村(社区)达97.5%,提高52.8%;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下降1.8岁,大专及以上学历超过一半。制发《体球网加强村级民事代办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四川省民政厅体球网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红黑榜”的通知》《体球网建立城乡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备案制度的指导意见》等,不断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实践。持续实施城乡社区治理试点示范三年行动计划,筹措1.23亿元资金用于支持全省233个第二批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单位。全面完成对44个县(市、区)的第一批试点单位绩效评价工作,确定成都市锦江区官驿街道等130个街道(乡镇)、社区为省级基层治理示范单位。以“党建引领+综合服务+综治保障+科技赋能”社区治理新框架为牵引,印发《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补短板”达标工程实施方案》,筹措8440万元资金支持一批特色村(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服务设施面积不达标村(社区)、因灾受损村(社区)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城乡社区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质量。

残疾人福利事业和

康复辅具产业创新发展

全省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3.5亿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3.15亿元,惠及全省188万残疾人。投入7182万元扎实推进全省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建设。持续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12个试点市(州)共建成社区康复站点74个,服务人数超过9万人次。在绵阳、自贡、巴中3市开展困难重度残疾人照护试点工作。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四川)康复辅具博览会。在成都市温江区等5个区县创新开展辅具租赁试点,累计租赁1.3万人次。实施“福康工程”“晚晴行动”“索玛花开”助残项目,累计投入资金1430万元,为全省困难残疾人安装各类辅具7351件、为1600例困难残疾人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以“有序推进抓转隶、强化市场抓辅具、深化托管抓医院”的工作思路,指导辅具中心扎实推进系列改革工作,有力推动了辅具业务市场化运营。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积极打造城市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四川省养老服务条例》立法,健全完善“四大体系”、全面实施“七大工程”,大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联动服务网络。全年累计投入20亿元用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升及区域性养老机构建设。投入资金6亿元实施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惠及200万特殊困难老年人;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累计改造1.7万户;建设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194个、智慧养老服务社区60个,建成街道层面社区养老服务设施460个。推动敬老院“四个转变”,推进农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投入资金3.1亿元,建设6个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5个县级失能照护中心,提升改造34个农村敬老院,全省农村公办养老机构(敬老院)达2350个、床位21.9万张。实施“1+3+3+N”共建共享工程,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养老服务协同发展。成功举办第四届老博会,累计签约金额近270亿元。持续实施“天府银龄”行动、“百千万养老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圆满完成2021年全国养老护理员大赛四川赛区暨第五届全省民政行业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召开全省老年志愿服务大会,老年志愿服务实现省、市、县、乡全覆盖。

未成年人关爱保障高位推动

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立足“未成年人保护牵头和儿童保障兜底”两大职责,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补齐短板、高位开局,成立由省长任组长的未保工作领导小组,全省各市(州)、县(市、区)均成立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未保工作议事协调机制。开展《四川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法调研工作,大力构建未成年人保护“661”工作格局,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制定“1+1+1+N”工作模式。成功召开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暨全省未保工作推进会议,审定《体球网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照“一机构、一站、一家、一点”的思路,在县、乡、村、组四级构建布局未成年人保护阵地,全省已建成各类型未成年人保护机构1000余个、少年法庭181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94个、“一站式”办案场所95个、校园社工站360个、“童之家”儿童服务点35388个。着力构建“童之助、童之护、童之家、童之行、童之爱”关爱服务体系,惠及全省70余万特殊困难儿童。对全省3.8万余名儿童督导员和村(居)儿童主任开展全覆盖培训,全面推行基层儿童工作者“一肩挑”机制。实施“百镇千村 助爱牵手”“快乐同行”等关爱服务项目,大力打造关爱服务品牌。

社会事务领域综合改革持续深化

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体球网促进殡葬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召开四川省殡葬工作厅际联席会议,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殡葬综合调研督导,协同推进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争取1.13亿元资金加强全省殡葬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殡葬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推进绿色惠民殡葬民生实事,截至10月底,为1.57万余名逝者家庭减免或补贴基本殡葬服务费1.28亿余元,拨付比例达160%。深入推进殡葬业价格秩序和公益性安葬设施建设经营专项整治,规范殡葬经营行为。在100个乡镇(街道)部署开展“殡葬服务进社区”试点,打通殡葬服务“最后一公里”。积极做好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工作,全省21个市(州)实现婚姻登记“全市(州)通办”,两项政策实施以来,受益群众达3.3万余对。积极参与全国婚俗改革试点,指导成都市武侯区成功申报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确定10个县(市、区)为四川省婚俗改革实验区。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1600万余条婚姻登记历史数据补录及1992年以来5.1万余对涉外婚姻登记纸质档案电子化整理工作。指导各地加强婚姻登记信息化建设,全年共计为84.1万余对人员办理婚姻登记。

社会组织事业健康发展

围绕构建“党建引领、政策扶持、孵化培育、综合监管、规范治理”的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体系,深入14个市县开展专项调研,推动形成《新时代四川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着力创制“1+1+1+N”社会组织发展政策体系。推动成立社会组织厅际联席会议制度,着眼建设“省—市—县(市、区)—街道—村(社区)”全域联动五级社会组织孵化体系,投入590万元资金积极推动市级社会组织孵化园建设全覆盖。强化社会组织综合监管,实施“三函四书”执法制度,不断修订细化200余个评估指标,今年以来,对128家违法违规的省本级社会组织提起行政处罚,其中警告62家、停止活动36家、撤销登记30家。聚焦国家明确重点打击整治的五类非法社会组织,制发《进一步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和《在行业协会商会领域组织开展“我为企业减负担”专项行动》《清理整治社会组织违规评选评奖》《清理社会组织违规设立分支机构、代表机构行为和“僵尸”社会组织》四个配套专项方案,开展抓打结合整治工作。举办川渝社会组织携手共唱“双城记”主题活动,现场签订5项合作协议,发布10项推进项目。依托国家社会组织法人库年检系统,首次创新实现全省线上线下联动、省市县三级同步实施社会组织年检。投入90万元用于四川社会组织网等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

慈善事业和社工组织有序发展

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管理制度,全省共建社区志愿服务站点1.2万个。制订重大突发事件社会力量应对方案,推动慈善应急体系建设。有序推进社工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在310个县(市、区)、乡镇(街道)实施社工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示范项目,服务群众超20万人次。持续实施“彝路相伴”和“牵手伴行”行动计划,投入1720万元资金支持34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大型社区开展治理服务。牵头举办“庆元旦迎新春——我的社区我的家”等活动,增强搬迁群众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实施四川慈善“云课堂”培训、“四川慈善大讲堂”等培训工程。积极开展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全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已达12.4万人,7人取得高级社会工作师资格。组织“四川志愿·携手圆梦”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推选活动,全省实名注册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团体)较2020年分别增长12.98%、36.05%。完成第三届“四川慈善奖”评选表彰工作。组织开展第三个“天府慈善月”活动,共开展各类慈善活动2130场,募集善款1.32亿元、物资4.27万件,发放资金3296.4万元、物资7.98万件,惠及群众23.53万人次。持续开展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网上巡检,对4家违规慈善组织进行行政约谈。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12.27)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