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伟涛 通讯员 莫冠婷 陆延宁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球网对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的通报》,对60项典型经验做法予以通报表扬,“广东省编密织牢民生‘兜底网’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名列其中。
今年以来,广东省民政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体球网总书记体球网民生工作和“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指示精神,把困难群众冷暖安危时刻挂在心上,施惠民之策,行便民之举,持续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织密织牢基本民生“兜底网”,有力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织密网、增实惠——提标扩面兜住底
家住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道的林兆孟夫妻俩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需长期用药。前不久,林兆孟失业,一家人的生活靠妻子打散工维持,家庭生活陷入困难。当地社会救助协理员走访发现这一情况后,向林兆孟宣传低保边缘家庭救助政策,指导他提出救助申请。经过经济状况核对、入户调查等程序后,民政部门将他纳入低保边缘家庭予以救助,同时享受住房、医疗、教育等专项救助,并根据物价上涨情况享受价格临时补贴以及用水、燃气等消费性减免政策。
林兆孟一家得到及时帮助,得益于广东省今年出台的《广东省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今年3月出台并实施的《办法》适度扩大了救助范围,将非本省户籍的共同生活家庭成员纳入救助范围,将低保边缘家庭中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扩围至三级、四级精神残疾人和智力残疾人)单独纳入低保,统筹实施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以及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养老服务等福利,不断完善精准分层、科学分类的大救助体系。自《办法》实施以来,全省已认定低保边缘和支出型困难家庭3.04万余户、8.98万余人。
同时,广东连续12年把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纳入省“十件民生实事”。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21个设区市、122个县(市、区)完成本年度低保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供养标准提标及补发工作。全省现有城乡低保对象55.4万户、133.3万人,月人均城乡低保标准分别为953元、767元,月人均补差水平分别为794元、439元;特困供养人员21.6万人,月人均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供养标准分别为1553元、1287元。
按照中央体球网加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力度的精神,广东省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增发了一次性生活补贴,共计1.42亿元,惠及158万人。此外,为有效缓解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造成的影响,今年以来,广东省多地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累计向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4730万元,惠及95万人次。
就近办、掌上办——智慧救助兜准底
“用‘粤省事’在家就能申请低保,这项服务很便民、很贴心!”近日,家住惠州市惠城区的吴叔点开“粤省事”微信小程序,在“民政专区”栏目下的“社会救助服务在线办理”模块,足不出户就完成了低保在线申请提交。之后,信息自动流转至其户籍所在街道的社会救助服务窗口办理,不需申请人专门到窗口提交材料,既方便了群众办事,又提高了便民服务效率。
足不出户提交救助申请的同时,广东省今年还在“粤省事”微信小程序上线了“救助自诊”服务,困难群众可通过该服务初步判断自己是否符合救助条件,提高了救助申请的效率。今年以来,“粤省事”微信小程序已收到线上申请3846户(次),实行“救助自诊”5346人次。
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省不断增强社会救助的可及性,提升智慧服务能力,以“就近办”结合“掌上办”,为困难群众提供更便捷的救助服务。
打造“一窗口”受理服务。全省各乡镇(街道)均设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服务窗口,全面开展异地受理、全省通办服务。困难群众可向省内任意救助窗口提交“一证一书”(身份证、授权书),提出社会救助申请。今年以来,已服务群众异地救助申请1801户(次)。
实行“一系统”信息核对。完善省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管理系统,有效对接相关部门、商业银行以及证券、保险等单位数据系统,累计为1252万人次出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报告,实现了“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搭建“一平台”全程通办。开展“掌上办”“指尖办”服务,困难群众通过人脸识别、身份确认和电子签名授权等手段,即可实现“一机在手、救助通办”。
线上监测、线下摸排——主动发现兜好底
今年以来,广东省不断健全“线上监测预警+线下走访摸排”联动防漏机制,提升主动发现、主动核查、主动救助能力,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大数据监测预警。建成并上线运行广东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汇集12个部门的18类困难群众基本信息,将404.4万低收入人口纳入监测。
“铁脚板”摸底排查。开发困难群众入户核查小程序,主动掌握困难群众生活实情,协助其线上提出申请,切实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连续3年开展全面入户核查,累计入户核查210多万户,发现并转介困难群众救助需求线索2万多个。
“零距离”温情走访。全面实施“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将原乡镇(街道)聘请的5000余名社会救助经办人员整合为“双百”社工,采取驻村工作方式,面对面向群众宣讲救助政策,零距离为困难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心理疏导、资源链接等专业服务,将救助服务经办由“窗口申请办”转变为“上门主动办”。目前,全省已建成1629个乡镇(街道)社工站、6290个村(居)社工点,拥有一支近3万人的社工队伍,切实将救助政策送入家门,把党和政府的关爱送到心坎。
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民政系统将继续聚焦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提供综合救助帮扶,确保兜住、兜准、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底线,持续推动广东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