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伟涛
自2020年起,民政部在全国各地部署开展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改革完善救助制度、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管理服务的有效路径。各试点地区从“党建+社会救助”、“物质+服务”、居住地申办低保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更加丰富的救助方式满足困难群众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
党建聚合力 服务零距离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高里街道西营村村民宋秋玲2020年发生车祸,一直靠丈夫照顾护理。2021年3月,其丈夫又患上了白血病,他们的生活陷入困境。村社会救助协理员了解情况后,帮助他们办理了社会救助申请。经区社会救助中心、街道民政办入户核实,夫妇俩自2021年8月起享受低保。村社会救助协理员还为他们讲解临时救助政策,协助办理临时救助,使宋秋玲一家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
宋秋玲家庭得到救助帮扶,得益于寒亭区开展的“党建+社会救助”试点。通过建立区、街道、村(居)三级党组织统领下的社会救助工作领导机制,分布在各个村(居)的社会救助工作人员能及时发现并第一时间为困难群众提供帮助。
寒亭区总人口46.8万人,有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各类救助对象8915人。在开展“党建+社会救助”工作中,该区调整区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18个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主要负责人任成员。街道、村(居)也同步进行调整,建立起区、街道、村(居)三级党组织统领社会救助工作领导机制。同时在区里成立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街道成立由党工委副书记兼任站长的社会救助工作站,村(居)成立由党组织书记兼任站长的社会救助服务站,三级救助机构共配备工作人员456名。此外,整合组织、民政、教育等12个部门的业务数据,实现了救助事项“一门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好”。
为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寒亭区将社会救助工作融入党组织和党员管理、监督、考核各个环节,把农村党员帮扶困难群众情况纳入党员积分管理范围。指导3800名有帮扶能力的党员将帮扶困难群众作为个人承诺事项,将困难群众救助事项办理情况纳入“灯塔——党建在线”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系统,把社会救助纳入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建述职评议。
对生活困难人员,各级党组织从培训就业、医疗、教育等方面进行帮扶。全区共有1500余名党员与困难群众建立“一对一”帮扶。建立基层党组织主动发现困难群众制度,村(居)党组织每月进行一次巡查,及时发现因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重大疾病等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群众,确保他们获得相应救助。
“党建+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让寒亭区的社会救助更有力度,运行机制更加顺畅;救助更有速度,服务更加便捷高效;救助更有温度,更加精准,为困难群众提供了更加完善、贴心的保障。
众“相”帮扶 汇聚温暖
顾云芳是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居民,几年前因中风导致瘫痪。区民政局和街道及时发现顾云芳的家庭变故后,为其申请了低保和慈善救助,对其进行项目化帮扶:指定1名党员干部与顾云芳家结对,定期访视慰问;链接区康复医院资源,为其提供专业康复训练;安排家庭医生每月定期上门为其检查身体,建立健康档案;购买第三方服务,提供专业心理疏导;安排志愿者为其女儿进行一对一课业辅导……经过综合帮扶,顾云芳的身体慢慢好转,生活逐渐回到正轨。
针对困难群众实际情况提供综合性帮扶,是相城区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的一项主要内容。该区打造的“相帮扶·城温暖”困难群体帮扶品牌,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
2021年以来,相城区以全区3240户4279名困难群体需求为导向,结合群众困难的差异化特点,按需定制帮扶项目,“一户一策”施救。突出服务类救助比重,拓展到便民、访视、照料、心理疏导、法律服务等8大类服务。截至目前,全区共开展957个帮扶项目,其中服务类项目689个,占比72%。救助人员从6类民政兜底救助对象,扩展到生活困难的特困职工、老党员等28类人员。
围绕党建引领、慈善助力、公益服务、扶志自救四个方面,相城区不断拓展救助广度,参与救助帮扶的主体更加多元。全区设立了11个社区慈善基金,用于开展帮扶项目;建成23个“残疾人之家”,区、镇、村三级慈善组织实现全覆盖;成立冠名慈善基金59个、儿童关爱之家13个、公益社会组织及爱心团队170多个。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社会救助工作呈现“弱有众扶”的新局面。
与此同时,相城区成立“温情管家”团队11支,每天都有284名“温情管家”在一线开展社会救助调查反馈、对接协调。
多元参与 精准帮扶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通过数字化改革,打造出“链上”智慧救助服务联合体,以“多元参与+精准帮扶”“物质+服务”模式,推进救助服务从“贫有所救”向“弱有众扶”转变。
解决群众困难,及时发现是关键。海曙区建立起科学评估、精准识别社会救助服务机制,发动17个乡镇(街道)的村(社区)干部、网格员等,采取线上关切网络舆情、定向问卷调查和线下关切群众诉求、定期上门探访方式,收集群众急难事项。打造浙里救“链上救助”应用场景,自动筛选出困难群众需求。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完善困难群众基础数据库、救助需求库。建立精细化评估指标体系,梳理形成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项目清单,涵盖生活照料、心理慰藉、社会融入等31类内容。
探索“智慧链接、供需对接”社会救助模式。海曙区通过社会救助“互联网+服务”,为救助对象提供“菜单式”服务,实现供需有效对接。升级区智慧救助服务中心,多部门、多机构入驻,依托30余家“头雁”专业服务机构,链接近4000家社会组织和3000多支志愿服务团队,绘制需求地图和资源分布图,实现政策和服务“主动找人”。拓展救助途径,以社会组织进驻救助服务站、“时间银行”志愿服务等形式,营造“微呼百应”社会救助氛围。
打造“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好评”社会救助服务闭环。海曙区依托81890求助服务中心及智慧救助服务平台“点派评”制度,建立社会救助服务快速响应机制,形成受理、流转、反馈、办结、回访全流程闭环管理。结合“社区帮办”制度,组建一支社会力量参与的352人访问员队伍,协同社工上门开展资源链接、情感支持等社会救助服务。
低保异地办 群众更方便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居民陆学炼为给孩子治病,近年来举家迁至南宁市,生活十分困难。2020年9月,陆学炼向居住地所在的西乡塘区衡阳街道办事处提出低保申请。街道迅速启动调查核实,仅用15天就完成审核审批,当月为他发放了低保金。
随着异地工作、生活人员的增多,如何及时为这部分困难群众提供帮助?南宁市在开展居住地申办低保等社会救助试点中,打破户籍限制,非本市户籍人员只要出具在南宁市辖区长期居住的有关证明材料,即可在经常居住地申请低保,免除了群众在居住地与户籍地之间往返奔波,也方便了乡镇(街道)和民政部门就近做好申请人情况核查。南宁市通过科学规范工作流程,明确界定救助对象、责任主体和人员迁移程序,解决了困扰基层民政部门对“人户分离”的流动人口核查难和动态管理难问题,让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可以在居住地申请救助,并及时享受救助。
多维贫困认定 综合救助帮扶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在开展困难家庭救助帮扶综合评估试点中,运用多维贫困认定方法,综合评估困难家庭救助需求,多部门联合实施帮扶,提升救助效益。
大武口区引入大数据智能管理平台,建立智能核查和赋分评估系统,将入户核查和赋分评估贯穿数据建立和分析全过程。综合运用“访谈调查法+实地观察法+资料印证法+多层复核法”,对每个家庭从收入、健康、教育、家庭环境进行核查,由承接机构、街道、社区三个层面联合对困难家庭情况进行确认。目前,全区累计录入困难家庭信息5000条,综合分析比对信息数据1.6万次。
大武口区根据各部门的救助政策,分10个模块、30个赋分项对困难家庭量化评估。通过确定分值区间,对困难家庭进行归类。按照需求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综合评估困难家庭救助需求,联动多部门开展“救助会诊”,一户一档制订救助帮扶方案,实现精准救助帮扶,构建起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多层次困难家庭救助帮扶格局。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2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