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冉冉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专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许怡关注养老问题多年,不止一次将养老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写进提案,今年着重围绕推进社会资本进入养老领域、破解融资难等建言献策。
许怡开始关注养老领域源于父亲步入老年。“父亲一再表示不想住养老院,原因就是离家太远、子女探望不方便、在养老院生活太孤单。我父亲的担忧反映出目前养老机构在规划和布局方面的问题。”
不久后,许怡又开始关注社会资本进入养老领域的话题。“我的朋友投资养老机构,做得很辛苦,却不赢利,融资非常难,完全是靠情怀和责任心在支撑。”通过调研,许怡意识到,尽管近年来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社会资本日益增多,但该领域投资大、见效慢、利润薄,在建设和运营初期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融资需求十分迫切。
“尽管有关方面出台了相关政策,但有些政策未能完全落地,有些方面还存在政策空缺,因而融资难成为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服务领域的拦路虎。就像一块玻璃板横在面前,社会资本成了看得见摸不到的东西。”许怡认为,融资难的具体表现是多方面的,有的民营养老机构在办理融资抵押时,困难重重;不少养老机构的服务场所是由闲置旧厂房、办公楼等改造而成的,因无法取得“两证”(房产证和土地证)而达不到办理贷款的资格要求;金融机构要求贷款企业有持续性的现金流,而养老服务企业很难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运营收支平衡,因而银行往往会审慎贷款或调低贷款额度,等等。
为破解这些难题,许怡曾率领致公党中央妇委会调研组赴北京、陕西、湖南等省份调研,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领域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实地调查并形成调研报告。此后,她又不断展开相关调研,“我走在街上,只要看到养老院,就会走进去看一看,了解相关情况。”
在多次调研的基础上,许怡在今年的提案中建议:一是完善营利性养老机构抵押融资政策。有关方面应尽快出台相应细则,明确营利性养老机构有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等资产,在约定不改变其用途的情况下可用于抵押融资,使相关政策尽快落地。二是尽快出台养老机构分类登记办法。对现有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养老机构申请转为企业的,进行财务清算,在依法明确土地使用权、建筑物、运营积累等财产的权属后,适当减免相关税费,在市场监管部门办理工商登记手续,转为营利性养老机构,以获得融资身份。三是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开发针对养老服务行业的金融产品。鼓励金融机构对民办养老机构给予中长期低成本专项贷款;鼓励发展针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政策性担保服务,通过健全监管机制支持养老机构的融资创新探索等。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2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