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加快实施社会救助工程 织密织牢兜底保障网

时间:2022-05-10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广东省佛山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赖洪健

今年以来,广东省佛山市政府部署实施“社会救助工程”项目,进一步构建全覆盖的高效社会救助体系,织密织牢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网。

提质增效,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建设体系。佛山市持续把社会救助工作纳入市政府年度重点工作范畴,建立社会救助工作“一月三问”机制。全面推进实施“社会救助工程”项目,以完善“两个全覆盖”(社会救助工作框架、工作内容全覆盖)、强化“三项机制”(社会救助发现、实施、监督机制)、健全“六大体系”(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受灾、其他帮扶体系)为抓手,不断健全社会救助建设体系,逐步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制度健全、政策衔接、兜底有力的综合救助格局,实现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温暖救助、智慧救助,推动全市社会救助工作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推动困难群众结对救助工作常态化。佛山市着力释放党建引领作用,将党员服务和社会救助深度融合,持续开展党员结对服务活动,主动排查需要救助的服务对象。建立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制度,每个单位党组织挂钩联系1个村(社区)的1—2户困难户,每位在职党员到居住地或户籍所在地村(社区)报到,每半年至少报到一次,参与村(社区)群众服务工作。深入开展“解忧暖心传党恩”行动,实现市、区、镇(街)、村(社区)民政系统党员干部职工及“双百工程”社工与辖区内特殊困难群众100%对接。在此基础上,各区民政部门会同党委组织部门,开展区、镇(街)、村(社区)三级联动党员干部结对联系困难群众活动,确保每名困难群众至少与1名党员干部结对联系,常态化开展送温暖活动。

慈善融合,探索慈善救助发展新途径。佛山市借助慈善资源丰富的优势,畅通慈善救助渠道,链接社会慈善资源,探索慈善救助融合发展的新途径,全市各区“慈善+社会救助”发展模式逐步形成。其中,顺德区设立14个冠名基金支持开展扶贫济困慈善服务;实施困难群众“安心善居”项目,按照每户困难家庭资助费用最高8万元的标准,近三年来累计投入慈善资金近3000万元,为500余户困难家庭进行了房屋改造;全面实施“众享乐扶”和“众创共善”项目,通过链接社会慈善资源,为2800余户困难群众建立帮扶档案,共投入128万元为困难家庭实施精准帮扶,有效缓解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压力。

拓宽范围,逐步扩大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网。佛山市一直十分注重非户籍人员的救助帮扶工作,适度扩大临时救助范围。修订了《佛山市临时救助办法》,明确港澳居民可向居住地提出临时救助申请,加强对受疫情影响陷入困境的外来务工人员的救助,同时进一步降低非户籍人员申请临时救助的门槛并提高救助标准。高明区出台特殊困难群众帮扶工作方案,设立特殊帮扶补贴,将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纳入帮扶范围,每人每月发放300元救助金。南海区制定《急难专项救助实施办法》,重点针对非本地户籍人员,分衣、食、住、行四个方面,采取现金发放的方式,实施不超过7日(含7日)的短暂救助,最高限额每人每次1100元。

智慧救助,以信息化手段实现规范管理和精准施救。佛山市坚持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社会救助工作,持续提升社会救助信息化水平。建立佛山市社会救助信息平台,与广东省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佛山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对接,打通了社会救助部门之间以及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信息通道,形成了市、区、镇(街)审批管理信息的无缝对接,实现了社会救助工作信息化管理、多部门资源共享、大数据分析、辅助决策、主动发现救助、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六大功能,切实提升多部门合力解决社会问题的效率。应用广东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提升线上线下主动发现能力,及时发现并救助困难群众。推广应用“粤省事”等平台,推行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社会救助申请全流程网上办理,困难群众足不出户便能办理社会救助相关业务。

温情关爱,兜牢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网。近年来,佛山市相继投入1亿元新建佛山市受助人员托养中心、升级改造佛山市救助管理站,全面提升救助服务水平。全市长期滞留人员均妥善安置在公办定点医疗机构和托养机构。建立了民政部门(救助管理机构)驻点联系定点医疗机构机制,全市五区均在各区定点医疗机构设立了驻点办公室并安排了派驻工作人员,强化对长期滞留人员的救助服务。疫情封闭管理期间,驻点机构纳入医疗机构管理,确保寻亲救助服务不断档。全面开展长期滞留流浪乞讨人员落户安置行动,累计为300余名身份不明的流浪乞讨人员办理落户,让他们成为佛山“新市民”。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