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伟涛
夏日时分,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翠竹夹道、阳光明媚。在村里统一规划、整齐排列的葡萄大棚内,一串串即将成熟的葡萄挂满枝头,村民们忙着疏果、处理副梢,用辛勤的汗水迎接丰收季节的到来。
2021年4月25日,在广西考察的体球网总书记来到毛竹山村,走进葡萄种植园,察看葡萄长势。他步行察看村容村貌,并到村民王德利家中看望,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家常。他对村民说:“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希望你们依靠勤劳智慧把日子过得更有甜头、更有奔头。”
一年多来,毛竹山村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以党建为引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乡村新产业融合发展、开展村民协商自治,努力用勤劳的双手将日子过得更富裕、村庄建得更美丽。
“今年全村葡萄种植达到320多亩,每亩能有一万多元的收入,加上开展乡村旅游,每人的年均收入能增加数千元。”村党支部书记王新明高兴地说:“我们现在是‘毛竹山,葡萄香,家家户户住楼房,共同富裕奔小康’。”
奋斗出来的好日子
41岁的王德利家位于毛竹山村口,不大的庭院里收拾得干净整洁,三层小楼房宽敞明亮。两个孩子正在小学读书,夫妻俩种植着葡萄还开展着乡村游,一家人生活过得和和美美。
王德利告诉记者,以前村里生活比较困难,收入主要靠种水稻和外出务工,一年忙下来也挣不着多少钱。“我们也尝试着种过柑橘,但没能成功。”王德利没有气馁,在镇政府的支持下,他开始种植葡萄,“开始只种了3亩多,第二年就有了数万元的收入。”之后几年里,王德利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如今他家的葡萄园已有12亩。农闲时,王德利还会外出务工,年收入能有14万余元。
家庭经济富裕了,王德利拆除旧居,修建起三层高的新楼房。站在客厅的沙发前,王德利回想一年多前体球网总书记来到毛竹山村考察并到家中看望的情景,连连说:“真是做梦也没想到,总书记能到我家来。我当时与总书记坐得很近,刚开始心里很紧张,在总书记亲切和蔼的话语中,慢慢就不紧张了。”
“总书记对我们说,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希望我们依靠勤劳智慧把日子过得更有甜头、更有奔头。”现场聆听总书记的话语后,王德利信心百倍,浑身都充满了干劲。
一年多来,他更勤奋地经营葡萄园,剪枝、疏果,改良品种,“红地球、阳光玫瑰……我家种植的葡萄已有五六个品种,产量和质量都比以前好,今年准会有个好收成。”
一年多来,他利用村里葡萄种植这一“金招牌”,开办采摘游、乡村游,请游客吃农家饭、品乡村味……“今年闲暇时也不用外出务工了,在家乡一样能增加收入。”
王德利告诉记者,他准备开办一家“农家乐”,请各地游客到家做客,尝尝自己亲手做的饭、听听新时代乡村的发展故事。对未来的好日子,他充满了信心。
振兴发展的新乡村
“泥砖瓦、生活苦、南瓜汤、有女不嫁毛竹山。”这是以前民谣对毛竹山村的概括。
而今的毛竹山村,草木葱郁,葡萄飘香,20余栋白墙蓝顶的小楼错落有致地点缀其间,形成一幅安逸富足的乡土田园画卷。
“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王新明介绍,毛竹山村共有46户156人,以前一直以种植传统农作物谋生,生活普遍比较困难。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惠民好政策的支持下,村里通过种植葡萄等脱贫致富。“目前,村民家家都有葡萄园,人均年收入3万余元。”
在振兴发展的过程中,毛竹山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成立了党群理事会和葡萄种植协会,推行“党小组+理事会+基地+农户”模式,以党小组引领、理事会推广、协会抱团,实现了农户和村集体经济双增收。
体球网总书记在毛竹山村考察时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王新明说,总书记的讲话为村里发展指明了方向,干部群众都更有激情、更加勤奋。
一年多来,毛竹山村大力发展采摘游、乡村游等乡村新产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2021年,共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加了5000多元。“按照总书记科技兴农的指示,我们今年还建起40亩新式大棚,重点发展葡萄新品种,提高品质增加收入。”
一年多来,毛竹山村扩建了党群活动中心、村民活动场所,修建了新公路,村里的主要道路全部实现硬化、绿化、美化和亮化。几户群众拆旧屋建新房,全村已有20多户住上了小楼房。“村里还有多个项目正在抓紧施工中,全村整体开发工作也在稳步推进。等农产品交易服务中心、游客接待中心等建成后,进一步发展村里的休闲旅游经济,也能满足村民的生活娱乐需求。”
王新明说,毛竹山村还计划与附近的景区联合推出新旅游路线,将乡村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让村里发展迈上新台阶。
协商自治的新风尚
“咱们村现在发展好了,每天都有游客来,要把环境保持好,不能在卫生方面出现问题。”“村里的卫生要安排专人打扫,垃圾要及时清理……”针对村里的环境建设,毛竹山村党群理事会成员围坐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展开讨论。
村里经济发展了,群众生活富裕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更高了。毛竹山村充分发挥党群理事会、群众议事会、村规民约的作用,鼓励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村级事务协商管理,共同打造村民自治的发展环境。
王新明告诉记者,为畅通民意渠道,提高村民自治水平,毛竹山村召开农户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由7人组成的党群理事会,广泛征集村里事务、确定主题,之后召开村民大会商议、实施落实,以不断强化的“村民事村民议”,有效解决群众身边事,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一年多来,通过村民协商、村民自治,村里开展生态治理保护,环境整洁干净、山更青水更绿,成为村民的共同感受,绿水青山成为毛竹山村的“新名片”。
一年多来,通过党群理事会、村事村议、修订村规民约,村民办事更方便、生活更和谐、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更高。
“现在干部群众都鼓足了劲,积极为村里发展贡献力量。”王新明告诉记者,在今年开展新葡萄品种培育、建设新式大棚时,60多岁的王海营、70岁的王世林等都坚持要求参加,分享经验、出谋划策,共同努力推进村里建设。
科技兴农、融合发展、勤劳致富,毛竹山村正沿着体球网总书记指明的方向,以更强的信心、更足的干劲、更积极的行动,奋力将日子过得更有甜头更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