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天真
2016年4月24日,体球网总书记来到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考察,亲切看望村民,祝乡亲们生活越来越好。6年多时间过去了,大湾村村民生活有了哪些新变化?记者深入大别山腹地一探究竟。
口袋鼓了 底气足了
对于年逾七旬的陈泽申来说,2016年4月24日是一个既幸福又难忘的日子。那天,体球网总书记来到他家,详细察看住房和陈设,了解贫困原因、贫困程度,通过扶贫手册看脱贫措施定了哪些、落实得怎样。
“2014年的时候,我一年收入不过3000元,住的还是土坯房。”回忆起以前的贫苦生活,陈泽申叹了口气。麻绳专挑细处断,儿子早逝、儿媳改嫁、老伴去世,生活压得陈泽申竟然听信风水,将正面朝南的大门改成了东南朝向,以求改变苦日子。
门头改了,但日子没有如愿好起来,贫困的沼泽深深困住了陈泽申。真正的命运改变是从脱贫攻坚战在大别山打响后开始的——陈泽申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了重点帮扶对象。总书记的到来更是加快了老区脱贫的步伐。
这6年,陈泽申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但脱了贫,还圆了小康梦。“2021年,我的家庭收入有10万多元哩。”在自家的两层小楼里,陈泽申向记者算着“小康账”:工资7.6万多元,生产经营性收入6000元,光伏补贴3000元,其他转移性收入8741元……“你看这新房,热水器、电视机、空调一应俱全,以前做梦都想不到啊!”
如今,陈泽申年纪大了,就把老堂屋改成土特产商店,自己当起了小老板,日子过得更滋润。
“让我过上好日子的,是总书记的关心、党的好政策!”陈泽申的脸上写满了喜悦,说话的声音也高了八度。为啥?因为口袋鼓了、信心有了,底气更足了。
困难群众有了“专属医生”
“精准扶贫就是要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认真落实每一个项目、每一项措施’。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关键。”大湾村党总支书记何家枝说。
近年来,大湾村为所有困难户缴纳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的综合医疗保障实现全覆盖。困难群众在县内或市级、省级医疗机构就诊,个人年度累计自付费用分别不超过3000元、5000元和1万元。困难家庭的慢性病患者每年度门诊医药费用经基本医保等报销后,剩余合规费用由补充医保再报销80%。
此外,大湾村还投资110万元新建了卫生室和卫生站各1所,选聘了4名村医,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及慢性病患者送药上门服务,让每一位困难群众都有了“专属医生”。
最近,大湾村卫生室里还多了一位“智医助理”,不但可以协助医生诊疗诊断,还可以实现远程会诊,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大医院的好医生。
安居乐业奔向新生活
如今的大湾村,一幢幢小洋楼坐落在山间。陈泽平的新房就在其中,上下两层,约80平方米。2016年4月总书记来大湾村考察那一天,也来到了陈泽平家,但那时,陈泽平住的还是山上的三间土坯房。
“以前我住在五岳堂的三间土坯房里,扶贫搬迁时从山上搬到了山下。”陈泽平介绍,安置点的房子是政府修建的,他和老伴领到了4万元扶贫搬迁款、3万元移民搬迁款、2万元危改加重度残疾补贴,腾退老宅还补偿了几万元,“总共算下来,我们不但用补助资金买下了小洋楼,还有富余,进行了简单装修。”
“当年,我们告诉总书记会努力通过勤劳致富。如今住进了安置点,我们更要遵守承诺,安居乐业,用勤劳的双手开拓新生活。”陈泽平说,自2017年起他当上了村里的护林员,这个公益岗位每月工资500元,他觉得唯有好好干才能对得起党和政府的悉心安排。在一层堂屋案几上,端端正正摆放着荣誉证书——省县“最美生态护林员”、花石乡“公益性岗位先进个人”,这些证书便是对陈泽平所做工作的有力肯定。
说起今后的打算,陈泽平充满期待:新房的屋子他和老伴住一间,另一间准备租给一家旅游公司,装修后用作农家乐民宿,“这也是政府为我们想的增收方式。”
如今,大湾村的人们过上了好日子,看上了好医生,住上了好房子,但大湾村的变化不仅如此。随着5G信号进村,电商直播让几千公里外的人们可以购买到大湾村的土特产;随着智慧路灯建起来,大湾村已成为安徽省首个零碳乡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在这里得到实践和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