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每逢这个时节,对故人的思念,就会更加悠远绵长,人们通过各种形式慎终追远。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自然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在土地需求紧迫的情况下,传统的殡葬方式改革刻不容缓。
节地生态安葬方式,这种让逝者与青山绿水相伴,回归自然,福荫后世的方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民政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节地生态葬呈快速增长趋势,多数省份已经出台了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具体实施意见。哪些新型安葬方式正受到群众认可,逝有所安如何实现?
多数省份出台奖补办法 文明殡葬如何更好寄托追思?
安葬方式更加多元、生态、人文
清明节前夕,河南省新郑市福寿园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葬礼仪式,展示了最新形式的公益生态树葬。新郑市福寿园工作人员刘悦说,报名树葬的群众不少,这种方式土地利用率高,祭拜也更加便捷。
刘悦表示:“第一步是为我们亲人的新家沐浴更新,然后会在里面撒上花瓣,也会放入培土,直至放入降解骨灰盒,埋上浮土,再进行草皮的复种,最后还原成我们现在美丽的花园。”
随着殡葬改革推进,节俭治丧与“厚养薄葬”的风气逐渐深入人心。早在2016年,民政部联合9部委印发了《体球网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节地生态安葬的表现形式和主要衡量标准。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指出:“入土安葬,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习俗。为解决千年习俗和老百姓愿望跟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有效衔接,中央有关部门专门制定这个意见,既要满足老百姓逝有所安的要求,又要符合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要求,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不可能占用更多的土地来安葬遗体或者骨灰。”
其实,节地生态安葬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树葬、花葬、草坪葬等形式外,众所周知的海葬也是其中之一。青岛作为全国最早开展骨灰撒海的城市之一,三十多年来,青岛已为两万多位逝者举行了海葬仪式,目前在青岛魂归大海的外地逝者超过13%。青岛市殡葬事业服务中心副主任田安峰说,要加大力度推广各种形式的生态安葬。
田安峰介绍:“(海葬)已经改成了日常化的、常态化的、多样化的,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海葬,现在除了集体性的海葬,我们还推出了个性化的富有人文内涵的海葬服务。”
新型的殡葬方式正在各地探索,“生命晶石”就是其中之一。王金华介绍:“生命晶石,把骨灰通过现代技术制成晶石,既可以拿回家收藏作为对先人的祭奠,也可以放在骨灰堂里,或带在身上。这些新的方式都是符合节地生态安葬的要求,各部门各地正在大力推广。”
各省份对生态安葬给予一定奖补
除了安葬方式更加多元外,不少地方在公墓建设方面也下了功夫,建设了许多生态型公墓。走进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的近郊山林,树木苍翠挺拔、葱葱郁郁,百花盛开、千姿百态,其中就隐匿着一个城市公益性生态安葬陵园——安顺园。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民政局副局长祝启明说,陵园将墓位建于树下或壁上,减少了墓穴占地,达到了生态美观节地的效果。
祝启明认为:“目前,我们的公墓比传统土葬方式节地约60%,真正实现了‘建墓不见墓’,公墓变‘公园’,陵园变‘景区’的效果。”
当前,全国24个省份出台了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具体实施意见,对选择节地生态安葬的逝者家属,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王金华指出,北京、天津、辽宁、上海以及广州、南京、宁波等地实施了骨灰撒海补贴政策,上海市节地小型墓已超过全市墓穴销售总量的80%。
王金华说:“凡属于采取节地生态安葬的,在政策上都给予奖补,鼓励你选择节地生态安葬方式。比如北京市实行海葬的,可以补贴4000块钱,免费实行海葬。浙江、江苏、山东很多地方都出台了类似政策,主要是鼓励大家都能采取节地生态的方式进行安葬。”
江苏南通自2019年起对市区生态环保丧葬补助标准进行提标,所有自愿要求骨灰撒海、自愿选择使用可降解骨灰盒,不保留逝者骨灰,且安放在南通市生态故园生态葬区,不留墓碑的市区城乡居民,每户补助3000元。
南通市公墓管理所副主任陈亮亮介绍:“我们提供海葬、树葬、草坪葬、花坛葬四种生态落葬方式。目前,海葬为群众认可,较受欢迎。生态葬区设在南通市生态故园,海葬两年举行一次,目前暂停,疫情之后还将再次组织。”
让大众真正接受绿色生态的安葬方式
随着各地对公益生态安葬设施建设的力度加大,自愿选择生态安葬方式的人数呈快速增长趋势,选择的群体也从以特困对象为主扩展到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让群众从繁琐的殡葬陋习和沉重的丧葬负担中解脱出来。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琴江镇村民黄小军深有体会。
黄小军说:“以前我们村里有老人过世的话,会在山场选择一个地方安葬下去。自从有了公益性墓地以后,把过世的老人安葬在公益性墓地里,群众慢慢地自觉形成了一个好的风气。”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指出,下一步会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公益性殡葬设施建设,让群众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王金华介绍:“节地生态安葬可以减轻群众丧葬负担,最重要的是节约资源、改善环境,既要解决百姓逝有所安也要解决占用土地资源的问题。减少大墓豪华墓,把立碑改为卧碑,骨灰盒等一些材料尽量选择可降解的材料。我们要把政策让百姓知道,能自愿选择节地生态安葬方式,解决逝有所安的问题。”
来源:总台央广
总台央广记者:车丽、杨守华、贾立梁 江苏台记者:乔雯 江西台记者:李先 河南台记者:张晴 南通台记者:肖巧云 山东台记者:于慧施 青岛台记者:王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