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体球网总书记体球网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精神,着眼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以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厚植发展优势,探索形成了具有首都特点的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突出党建引领,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聚焦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于基层治理全过程。
完善党领导基层治理的制度。固化社区(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居(村)民委员会制度,全面推行“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在新一届居(村)“两委”换届中,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分别达到93.7%和93.5%。研究制定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把土地、集体资产等全面纳入“四议一审两公开”范围。
优化基层党建工作体系。做实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建立“四个双向”“三项清单”机制,有效整合1.4万多家驻区单位资源。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体系向小区、向楼门栋等单元延伸覆盖,累计建立楼、院党小组10677个。
创新党建引领工作机制,将物业管理、生活垃圾分类、文明促进等全面纳入党建引领工作体系。推进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回社区“双报到”制度化、常态化。
高规格召开城乡社区治理表彰大会,涌现出一批城乡社区治理先进集体和个人,凝聚了社区治理的强大力量。
突出重心下移,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治理体系。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到一线解决问题导向,持续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
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出台《体球网加强新时代街道工作的意见》《北京市街道办事处条例》等管基础、管长远的政策法规,推行街道“1+6+3”大部制改革,赋予街道对辖区建设规划参与、考核评价等6项权力。
推动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行综合执法清单制度,将433项执法权限及执法编制、资金等同步下放街(乡镇),实现了“一支队伍”管执法。
完善城市协管员管理体制,按照“市级统筹、区级管理、街乡使用”改革思路,推动16类、约13万市级协管员全面下沉,平均为每个街(乡镇)增加约380名工作力量。
优化基层行政区划,出台《北京市街道办事处设立标准(试行)》《北京市社区居民委员会设立标准》,累计撤销12个地区办事处,新设20个街道办事处,完成81个5000户以上的超大规模社区拆分。
创新基层治理工作机制,建立全市统一的12345市民服务热线,出台《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探索形成“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每月一题”等一系列基层治理机制,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首都特点的基层治理之路。
突出“三治”融合,激活社区治理活力。坚持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持续推进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发展的基层治理体系建设。 筑牢居民自治组织体系。加强做实公共卫生、人民调解等居(村)委会下属委员会建设,推进居(村)委会组织体系向小区、网格、楼门院等神经末梢延伸,夯实居民自我管理服务的组织基础。
抓实社区法治建设。制定社区职责清单,明确社区19项依法履职事项和14项协助政府工作职责。深化社区减负增效,社区表格(系统)大幅精简为7项,盖章证明事项减少到3项。全面推进村居法律顾问制度,实现了一居(村)一律师。
深化社区德治建设。出台以德治理城乡社区的指导意见,全面修订完善居(村)民公约,全面实现城市社区议事厅全覆盖,把“群众的事群众商量办”落到了实处。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鼓励驻区单位有序向居民开放内部服务设施,创建608个“社区之家”。深化“回天有我”社会服务,打造“社区邻里节”活动品牌,强化社区家园意识,打造居民生活共同体。
突出基层基础,厚植基层治理发展优势。聚焦人、财、物保障等关键要素,充分释放社区治理新动能。
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发展体系。出台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健全完善招聘录用、教育培训、跨区调动等机制,建立“三岗四级十二档+综合补贴+绩效工资”的薪酬待遇体系。
狠抓社区服务阵地建设。通过“购、租、建”并举,全市95.8%的社区用房全面达标。推行社区全响应服务制度,探索“综合窗口”“全能社工”模式,逐步取消“隔离式”“柜台式”办公,打造开放、亲民的社区服务空间。
加大社区资金经费投入。大幅提高社区资金投入标准,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翻了一番达到40万元,社区公益补助金8~15万元。建立社区小额经费快速审批机制,确保社区有钱办事。
推动智慧化社区建设。启动社区“一库、两平台”建设,探索社区居住登记制度,率先将民政领域数据向基层推送,逐步实现社区数据“一网汇集”、社区服务“一网通享”、社区运行“一网统管”。
(作者系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委书记、北京市民政局局长 李万钧)
来源:《中国社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