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初心·温情·希冀
——戏里戏外谈救助管理题材影片《归路》

时间:2021-12-13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张晶晶

“我希望,未来流浪乞讨人员都有温暖的住所,都得到良好的照顾,都过上正常的生活,享受共同富裕的成果。”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李纪恒如此表达对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工作的美好愿景。这也是民政救助管理战线全体干部职工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

历时一年半的拍摄,我国首部反映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工作的电影《归路》近日在故事取材地山东省滨州市首映。那么,《归路》有哪些感人的故事?相关人员有哪些感受?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初 心

雨夜救助大坝下的流浪老人、车站苦苦寻觅流浪人员、送受助对象就医、千方百计找到受助对象的家人……对于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这些电影场景再熟悉不过;对于初次接触的创作人员来说,却很陌生。

《归路》主要讲述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刘斐和同事们一起帮助流浪乞讨人员老梁寻找亲人、最终团圆的故事。刘斐的扮演者王桂峰通过拍摄,真实体验了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深刻感受到救助管理工作的不易和重要。他说,正是民政部门的兜底保障和民政人的无私奉献,才让流浪乞讨人员这个最孤立无助的特殊群体享受到了人世间的温情。

救助管理工作者坚守初心、为民爱民,顶风冒雪帮助流浪乞讨人员实现团圆梦的场景深深打动了总制片人董文迪。作为滨州人,董文迪一直想拍一部体球网家乡的电影。滨州市救助管理站护送流浪乞讨人员踏上归途、与亲人团聚的素材让他深受感动,最终决定把这些案例通过电影艺术,把民政人的无私大爱真实、全面地展现出来,以此向民政人致敬。

电影中,蓝天下,一条路伸向远方。这条路连着流浪乞讨人员的家乡和亲人,帮他们踏上这条回家的路则体现了民政人的初心使命。

出于这份初心使命,电影设定了老梁这个蓬头垢面的街头流浪汉形象,并获得了巨大成功。

滨州市救助管理站站长吕景华说,“流浪乞讨人员是社会上最困难的群体,他们远离家乡,居无定所,生活艰难。保障他们的衣食冷暖,护送他们与家人团聚是救助管理战线所有工作人员的初心使命。”

也正是出于这份初心使命,滨州市救助管理站探索总结“一看二听三问四查”的四步寻亲工作法和社会化寻亲模式,为诸多流浪乞讨人员找到了一条通向温暖的归路。

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詹成付在电影《归路》首映式上表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是一项大爱事业,党中央、国务院始终牵挂着流浪乞讨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命安全和生活状况,体球网总书记作出过重要批示,民政部和中央有关部门出台过不少政策。2018年以来,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共帮助3.3万名受助人员成功寻亲、回归家庭温暖。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让更多人走进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工作,关心关爱这个特殊群体以及为这个群体提供热忱服务的救助管理干部职工。

温 情

影片中,刘斐弯下腰蹲着给老梁一点一点搓着洗脚的场景,让老梁的扮演者康爱石感受颇深。

康爱石说:“在电影中,老梁被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一点点感化,打开心扉。在拍摄过程中,我们对民政救助管理工作的认识也是一点点清晰起来的。为了让流浪乞讨人员有一个温暖的家,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作了很多探索,重新唤起了流浪乞讨人员对人生的希望。”

洗脚场景真实存在,老梁腰里缠好几圈破布打不开的场景,其实也是一个真实故事。吕景华告诉记者,那是一个冬天,外面天气零下十几摄氏度,工作人员在街面巡查时发现一名流浪乞讨人员,到站里给他清洗身体时,发现他为了取暖,一层又一层把塑料袋、破布紧紧裹在脚上。因为时间太长,鞋子都脱不下来,工作人员只能用剪刀一层层剪开……

舍弃很多本应该陪伴亲人、照顾家庭的时间,把关爱、温情体现在照顾流浪乞讨人员的一餐一饭、一衣一履中,就像影片中的刘斐顾不上摔断腿的父亲,而去陪伴老梁一样,这样的场景是许多救助人员的常态。

2016年,滨州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刘飞鹏赴贵州省护送3个流浪未成年人返乡途中,接到妻子的电话,年幼的女儿手臂骨折,已经送到医院治疗。他知道家里只有妻子一个人照顾,尽管心里着急,但他坚持要先安顿好3个孩子再往回赶。

值夜班、街面巡逻、护送返乡、处理突发情况……在亲属眼中,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整天奔波在外,见不到人影;在救助对象眼中,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则是一直与他们为伴的亲人。

观影现场,滨州市民政局工作人员邓瑶好几次感动落泪。她说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对受助对象的爱心、耐心,生动诠释了“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令人敬佩,值得学习!

每名救助对象背后都有故事,故事远比电影复杂。有的救助对象患有精神疾病,有暴力倾向;有的救助对象酗酒,甚至对工作人员恶语相向;有的救助对象跑站,提出各种无理要求……突发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对于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考验无处不在。

滨州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张亚迪说,尽管这份工作挑战很多,但是我们会尽最大努力,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给他们,让流浪乞讨人员即使在漆黑的夜里、寒冷的风雨里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人般的照顾。

“献给所有奉献在一线的民政工作者”,屏幕上的这句话让滨州市民政局工作人员宋健倍感自豪。吕景华告诉记者,这句话是滨州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和创作人员特意加上的。在他们看来,这部电影讲述的不只是滨州的故事,讲述的是救助管理战线2万多名干部职工及所有一线民政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故事。

希 冀

影片中,流浪乞讨人员老李因为儿子的反复遗弃去世,刘斐气愤至极。在一座大桥边,救助管理站郭站长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救助管理站的工作就像那座桥一样,帮助需要过河的人过河,至于河这边好还是河那边好,不是桥能决定的。”

导演张馨说,设计这个情节,主要是从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视角,反映对当前救助管理工作的思考。作为一个临时救助机构,救助管理工作人员负责把流浪乞讨人员送回家中,但他们回家后能否得到有效的照顾,主要取决于家庭。

吕景华说,在救助工作中,家人嫌弃、社会歧视等原因让流浪乞讨人员的回家之路举步维艰。许多流浪乞讨人员在回家后因得不到有效照顾,而再次外出流浪。如何从源头上解决流浪人员返乡后的生活问题,成为当前救助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难题。

近几年,滨州市救助管理站搭建市县乡村四级救助网络以及开展入户走访,强化家庭监护、督促县区落实政策以及对高危对象进行重点帮扶等措施,探索了流浪乞讨源头治理工作模式,推动滨州籍流浪乞讨人员数量同比减少了70%。

这种探索得益于吕景华和同事们几十年的实战经验。让流浪乞讨人员回得去、留得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

刘斐开心地看着老梁牵着孙子的手与儿子一起离开了救助管理站……影片结尾用这样一个温馨的场景,来承载民政人对流浪乞讨人员美好生活的希冀。这也是《归路》的落脚点,即唤起社会大众对流浪乞讨人员这个特殊弱势群体的关心和关注,让流浪乞讨人员回归家庭的路上多一份理解、少一些困难,能有温暖的住所,能得到良好的照顾,能过上正常的生活,能享受共同富裕的成果。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12.13)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