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甘肃省民政系统认真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全力推进民政重点任务落实,全省民政事业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贡献了民政力量。
精准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甘肃省民政厅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开展困难群众监测预警和救助帮扶。开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对存在返贫风险的已脱贫人口、存在致贫风险的边缘人口等413.7万人实时监测预警,今年共发出红色、橙色预警信息8.3万条,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落实了相应救助政策,实现了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确保发现一户、监测一户、救助一户、动态清零一户。充分发挥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系统作用,对申请救助和在保人员进行经济状况核对。不断创新救助服务模式,持续推行“资金+物资+服务”救助,指导各地科学统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护理补贴,合理使用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资金。
着力强化基本民生保障
不断强化社会救助工作实效。甘肃省城市低保标准达到年人均7476元,农村低保标准达到年人均4788元;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年人均分别不低于9732元、6216元。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体球网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若干措施》,加快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制度健全、政策衔接、兜底有力的综合救助格局,推进各项救助政策有效落实。出台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特困人员认定办法等文件,扎实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巩固提升专项行动等,确保应保尽保、精准施救。省政府出台《体球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的意见》,拓展救助对象范围、优化申请审批程序,提升救助实效。今年以来,共实施临时救助134.8万人次,支出资金16.7亿元。
着力加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成立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联席会议,指导各地认真学习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未成年人纳入保障范围。进一步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委托照护工作,规范委托照护协议的签订。积极开展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申请受理“跨省通办”工作。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安排省级福彩公益金实施“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
切实提升残疾人福利水平。做好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会同相关部门印发《体球网积极推行政府购买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为政府购买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提供了遵循。推动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申请“跨省通办”,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工作,加强信息共享比对,主动发现并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及时纳入保障范围。
提升基本社会服务能力
增强基本养老服务供给,甘肃健全完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出台《体球网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体球网建立完善养老服务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制定虚拟养老机构基本规范系列标准、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运行管理规范等地方标准,公布了省级基本养老公共服务清单。夯实居家养老服务基础,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视探访,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1.6万户。拓展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试点。强化机构养老服务功能,实施护理型床位改造,确保了有集中供养需求的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员应养尽养。
完善惠民殡葬政策,出台《甘肃省惠民殡葬实施办法》。持续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部署开展全省殡葬行业价格秩序、公益性安葬设施建设经营专项整治行动。将经营性公墓的审批权限下放至市(州)民政部门。编制《甘肃省“十四五”殡葬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殡葬设施建设目标任务。大力倡导网络祭扫、鲜花祭扫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积极推行树葬、花葬、草坪葬、格位存放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
推进慈善事业、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发展,开展慈善组织登记认定工作,认定慈善组织50家。实施“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创新“互联网+”慈善模式,在20个村(社区)开展试点。加强社会工作发展政策创制,出台《体球网加快推进全省社会工作发展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探索建成50个乡镇(街道)社工站。
同时,甘肃进一步规范福利彩票销售管理。做好婚姻登记信息化建设等工作,积极推广使用婚姻证件电子证照,在兰州、金昌等地开展婚姻登记“市内通办”试点。深化开展“解忧暖心传党恩”行动,紧盯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关爱服务活动,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截至目前,全省民政系统共走访困难群众41.7万户,帮助解决实际问题1839个,发放慰问款物合计4253万元。
增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甘肃深入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全面完成村(居)委会及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换届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推动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制定修订工作,引导群众遵规守约,树立文明新风。组织开展“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进一步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开展村级议事协商创新试验,推动城乡社区协商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发展。指导各地民政部门加快实施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工程。持续改进和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为基层减负增效。加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社区治理,召开现场推进会,做好易地扶贫搬迁“下半篇”文章。
坚持党对社会组织的全面领导,着力提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水平。加大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力度,全省现有社会组织2.25万家。持续加强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规范管理,开展“我为企业减负担”专项行动,全省各级行业协会商会通过减免会费、降低收费等举措,为会员企业减轻负担6152.17万元,涉及会员企业8261家。开展进一步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加强社会组织监管。开展“僵尸型”社会组织专项整治行动,共排查整治“僵尸型”社会组织1994家,进一步净化了社会组织发展环境。
围绕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推进区划地名管理,提升行政区划管理规范化水平,出台设立镇、设立街道标准。稳妥推动行政区划优化调整,有序推进第二次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工作,编辑标准地名图录典志。持续开展不规范地名清理整治。
夯实民政工作发展基础
编制《甘肃省“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甘肃谋划储备“十四五”期间民政公共服务设施项目,533个项目列入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项目备选库,有力支持了民政基础设施建设。
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梳理和编制民政领域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取消、下放和调整地名审核、涉外婚姻登记等7项行政审批权限;按照“减层级、减环节、减时限,优化审批流程”要求,对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流程、提供材料、办理时限等进行了优化、简化,同步取消证明事项24项,全面推行告知承诺业务8项。推进民政信息化建设,完成“金民工程”数据库双向对接等工作。推进“掌上民政”建设,全面落实“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要求,省级13项民政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线上办理实现“零跑腿”和全程网办。加快系统对接和数据资源共享,3个省级民政业务办理系统已与省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全面对接,10项民政业务数据资源已通过交换平台实现数据共享,结婚证书等8个高频电子证照已实现数据采集上传和共享应用。
甘肃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主动靠实责任,强化政策落实,确保民政服务对象安全。采取畅通救助申请渠道、优化简化办理程序等措施,对因疫隔离的448户、1278名困难群众实施了临时救助;为受疫情影响造成基本生活困难的7196户、2.1万名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552.5万元;为各类社会救助对象发放基本生活必需品价值1496.3万元。引导全省7980名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区疫情防控;专业社工机构开通心理服务热线108条,累计为7625人次开展了心理疏导服务。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