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刘金接:打造强大“慈场” 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未保

时间:2022-03-10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孙彦川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强化未成年人保护”。

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相继出台的当下,慈善组织如何打造强大“慈场”,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人大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刘金接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政府部门要建立公益慈善行为导向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以慈善组织、爱心企业和志愿者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在未成年人保护领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对政府保护形成了有益补充。回顾过去,总结经验,刘金接建议,政府要进一步建立未成年人保护的公益慈善行为导向机制,支持公益慈善组织提供专业化、多元化、个性化的未成年人保护服务。

首先,政府要将未成年人关爱服务纳入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以引导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组织、志愿服务组织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提供专业服务。

其次,各级民政部门在引导社会捐赠、配置慈善资源时,要秉承儿童优先原则,向关爱儿童类公益慈善组织和慈善项目倾斜。

再次,要加大对未保领域管理规范、服务优良、团队专业、绩效突出的慈善组织和慈善项目的宣传力度,树立榜样。在“中华慈善奖”“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等评选表彰中,对在未保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慈善组织、爱心人士和慈善项目加大激励力度。

“截至目前,江西省已开展了两届‘赣鄱慈善奖’表彰活动,在所有40个获奖慈善项目中,24个涉及儿童关爱领域,树立了良好导向。”刘金接说。

支持优秀公益慈善机构发挥优势做出示范

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是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方面,在政府部门人员有限、部分地区财政并不富余的背景下,动员社会力量,特别是发挥优秀社会组织的作用,促进他们提供专业化、特色化服务尤为重要。

对此,刘金接建议,首先,各类慈善组织,特别是各级慈善会和基金会,要发挥募资能力、链接资源能力强的优势,积极开展公开募捐和定向募捐,筹集资金用于未保类公益慈善项目。

其次,充分发挥慈善行业组织、志愿服务行业组织枢纽作用,为未保类社会组织牵线搭桥,推动社会组织与爱心企业开展常态化、专业性强、实效性强的项目合作,促成慈善需求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

最后,向未保类公益慈善组织的从业人员提供系统化培训和专业辅导,帮助他们提升专业能力,特别是在公益项目管理、推广传播、创新发展等方面的能力。

建立综合监管体系净化慈善生态

刘金接建议,建立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综合监管体系。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对未保领域公益慈善活动和项目的监督管理,严把社会力量进入未保领域的入口关,依法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同时,打造线上线下平台,动员各界人士参与监督。

“必须不断净化慈善生态,让社会公众对未保项目足够信任。唯此,他们才会放心参与、积极参与,未保慈善项目才会有不竭的发展动力。”刘金接强调。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2年3月10日)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