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维清
从严从紧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确保民政服务对象安全;紧盯重点环节和关键部位,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精准施策,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近日,面对新一轮疫情,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安排部署加强民政领域疫情防控工作,强化各级民政部门防控责任,从快从严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书写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新篇章。
坚持分类施策
确保民政服务机构安全
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认真落实民政部体球网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安排部署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有关工作要求,完善民政系统疫情防控协调机制,出台《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与服务运营操作规程》,规范工作程序,提高防控效率。
实施精准防控。督促指导发生疫情地区实行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等民政服务机构封闭管理,科学调配工作力量,实行轮班制,确保工作人员闭环管理。积极协调卫生健康等部门,组建工作专班,加快推进发生疫情地区民政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核酸检测“应检尽检”。目前,已完成民政服务机构全员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指导其他地区民政服务机构提高防控等级,严格执行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指南,坚决阻断疫情输入风险。
实施零报告制度。加强对民政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健康监测,坚持每日测量体温、定期核酸检测,指定专人上报每日情况,遇到紧急情况则随时报告,坚决杜绝瞒报、缓报、漏报等情况发生,确保工作信息畅通及时、工作部署落实高效。
实施督导检查。紧盯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重点环节和关键部位,加大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民政部门“四不两直”抽查检查力度,增加线上监督检查频次,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已抽查检查养老服务机构31家、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机构15家、救助管理机构11家,对发现的问题限时督办整改。
坚持应救尽救
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
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不断提高主动发现、及时救助水平,切实保障好疫情期间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畅通救助渠道。指导各地通过微信平台、网站公布社会救助热线和经办人员联系方式,简化救助程序,依托社会救助“微服务”平台,第一时间审核办理困难群众申请。同时,强化低收入人口监测预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救助范围,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用足用好临时救助备用金,情况紧急的可实行“先行救助”,对存在重大困难的群众,可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加大救助力度,提高临时救助时效性。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已线上受理因疫情导致生活困难群众救助申请88人次,将其中37人纳入城乡低保,对51人给予临时救助。
落实监督机制。建立救助资金发放日报告制度,每日调度排查各地情况,督促各地及时为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提供救助帮扶。启动低保对象、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和疫情防控服务抽查机制,了解照料服务是否落实到位。2月15日以来,已电话抽查570余人次。
加强走访探视。对受疫情影响在家隔离的孤寡老人、散居孤儿、留守儿童等,强化摸底排查和探访服务,及时提供必要帮助。截至目前,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探访散居孤儿、留守老年人、困难残疾人等810多人次。
坚持多方联动
夯实民政疫情防控基层基础
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作用,鼓励社会各界担当社会责任,积极营造疫情防控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抓实社区防控重点。组织引导城乡社区健全联动机制,加强小区出入人员排查、公共区域消毒等工作,有序组织居民进行核酸检测,推动各项防控措施在社区落地落实。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号召社会组织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自治区184家社会组织在加强专业指导、提供精准服务、链接社会资源等方面给予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支持,并积极配合社区开展宣传工作,鼓励居民保持良好乐观心态,提振精气神、传递正能量。各类慈善组织精准开展资金物资募捐,累计募捐资金160多万元、物资3万多件。
充实基层防控力量。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有序参与嘎查村、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协助开展人员信息登记、核酸检测、健康码查验等工作,弥补嘎查村、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力量短板。积极提供线上心理疏导、危机干预等专业服务,增强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截至目前,已有234名社会工作者、1.73万名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累计开展各类服务1100多场次,受益群众达52万人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2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