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冉冉 通讯员 宋彦玲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现有未成年人12.6万人,其中困境儿童683名。近年来,该区以“四五六”工作法全力打造政府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家庭尽责的未成年人保护“吴爱吾童”工作品牌,建立起强有力的“护童者联盟”。
四大机制优化未保工作体系
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吴中区未保中心联合各镇(街)儿童关爱之家(未保工作站)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色庆祝活动。
金庭镇未保工作站联合东村村党群志愿服务队,带领孩子们参观了新能源展示体验中心、泷泮科技园、开心农场等,让孩子们探索科技、增长见识;木渎镇未保工作站组织心理咨询师、儿童心理绘画分析师及家庭教育指导师共同对儿童进行心理状况评估,帮助他们摆脱困扰,重塑健康心理;甪直镇未保工作站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举办了一场云端联欢会,孩子们用精彩纷呈的歌舞、相声、魔术等表演欢度儿童节……
近年来,吴中区不断完善协调联动、信息共享、社会参与、宣传引导四大机制,优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成立区、镇(街)两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并建立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镇(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村(社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点三级联动的未保工作体系,提供各类关爱服务和维权服务,为未保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通过启用区智慧大救助困境儿童服务管理平台,吴中区汇集民政、教育、人社、残联等13个部门的数据,将困境儿童主动发现、主动求助、动态管理、部门联动、关爱帮扶“一网整合”,实现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智能化、精细化、项目化。
通过政府采购、公益创投、慈善帮扶、志愿服务等形式,吴中区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目前,全区共有38家注册登记社会组织、1071支志愿服务团队参与未成年人关爱保护,2021年累计服务时长超60万小时。
“五社联动”组建“护童联盟”
一只卡通小猫成了吴中高新区小朋友的童年伙伴。这只名为“长猫”的长尾巴蓝色小猫是吴中高新区儿童关爱之家的吉祥物,平时会和社工一起到小朋友家走访。去年以来,“长猫”已经陪伴社工进行了3轮入户走访,并对5个小朋友开展每月定期个案跟进,给他们送去关爱和温暖。
吴中区在落实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补贴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会资源及社区自治组织的“五社联动”作用,满足困境儿童监护、生活、教育、医疗、康复等需求。
以“专职+兼职、社工+志愿者”的模式,吴中区在每个镇(街)儿童关爱之家配备了“2名专职社工+N名兼职社工”牵头的“护童联盟”,共同在一线服务儿童。同时,依托儿童关爱之家常态化开展儿童主任、儿童社工能力提升培训,不断提高未成年人服务保障能力。
此外,吴中区连续四年实施“扬帆计划”困境儿童关爱保护项目,组织专业儿童社工开展困境儿童精准排查、四色评估、分类建档。在此基础上,广泛链接社会慈善资源,设立10万元专项帮扶基金,认领困境儿童“微心愿”150多个,动员社区志愿者2000多人次为困境儿童提供综合帮扶。
六大保护筑牢“吴爱吾童”根基
吴中区积极推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深度融合、协同联动,合力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家庭指导。成立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培育家庭教育指导师志愿团,实施“幸福+”家庭教育公益项目,开设“运·育”家庭教育线上课程,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辅导、专题讲座等活动100余场,服务5000余人次。实施“守护成长”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公益项目,发出首份《家庭教育令》,督促家庭教育缺位的监护人切实履行监护职责。
学校教导。深入推进法治校园建设,全区70多所中小学校聘请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为在校学生提供普法讲座,教育引导未成年人遵纪守法。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配足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确保每个学校心理咨询室有1名专职或2名以上兼职心理教师。
社会引导。试点建设儿童友好街区、社区7处,营造儿童友好的空间环境。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成立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2021年共服务145人次,服务时长1600多小时。
网络宣导。开展“清朗·暑期护航”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妨碍青少年上网学习的不良信息,营造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
政府主导。强化困境未成年人关爱服务,将低收入人口家庭儿童纳入困境儿童保障范围,全面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教育资助政策和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2021年,全区累计教育救助5770人次,发放救助金597万元。强化残疾儿童教育康复,为特殊儿童家庭提供专业能力评估、康复干预、家庭帮助、融合支持等系统服务。
司法督导。制定《体球网建立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办案救助机制的实施细则》《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实施细则(试行)》,确保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制度落实落细。全面推进涉案未成年人“一站式”办案场所建设,建成“稻草人护苗未检工作站”,为涉案未成年人提供教育、感化、挽救、帮扶等“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