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雨点 通讯员 楼 庆
拿着《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孙志方和队友们毫不犹豫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孙志方是浙江省义乌市民政局殡葬执法大队党支部书记兼大队长。今年9月18日,他带领着队里的4名队员骆青兰、龚惠英、陈晶晶、傅康生,在义乌市红十字会会议室里,集体办理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并在“自愿无偿捐献”一栏内勾选了全部器官及眼组织。
近日,记者从中国器官捐献志愿管理中心官网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国共有3940826名志愿者完成了器官捐献登记。孙志方和他的队员们,成为了其中的一分子。
“拿到《志愿登记证书》的那一刻,我们感觉自己的生命升华了,想到百年之后,也许还有机会为生命垂危的人点亮生命的灯盏,平凡的人生瞬间变得很有意义。”谈到感受,大家都有相同的感触。
签署捐赠协议,源于孙志方在一次主题党日活动上,征询队员对人体器官捐献的意见,没想到提议一出,队员们纷纷给予了响应。
说起初衷,孙志方坦言:“在多年前就已经决定要去做了。每次从新闻报道里看到那些经受着病痛折磨的人急需器官移植,这种想法就越加强烈。”事实上,早在3年前,孙志方的爱人就已经进行了器官捐献登记。有了家人的支持,孙志方的想法更加坚定了。“一直也没有合适的时间去签署这个捐赠协议,这次,正好借着党史学习教育这样一个契机,我的同事们也都很支持,大家便一同去完成了这件事。”
殡葬执法大队党支部的这次行为,得到了义乌市民政局党委的高度赞扬。“我们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帮助联系了义乌市红十字会,并号召局里的同志向殡葬执法大队党支部学习。”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根据《中国器官移植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30万人在等待器官移植,每年仅有2万余人能够完成移植。每一个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的背后,承载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和重生。
在副大队长骆青兰看来,能够成为一名器官捐献志愿者,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可能是由于我们的职业缘故,对身后事看得比较淡,感觉人在离世后,什么都留不下,如果那时,我们的器官还能帮助更多需要的人,那就捐出去,不仅能够对中国的医学研究有贡献,还能帮助有需要的人获得新生,何乐而不为?”骆青兰说。
龚惠英和陈晶晶、傅康生也有一样的想法。
“我们见多了生死离别,遗体火化了就是灰烬,捐了还能继续发光发热,造福社会。”龚惠英说。
“从刚参加工作开始,我就开始关注器官捐献的相关报道。人一旦离世,资源就浪费了,要是能‘废物利用’,给那些需要的人带去生的希望,也算是我生命的一种延续,挺有意义。”80后的陈晶晶说起初心,平静的话语里还带着几分自我调侃。
当记者问到,签署捐赠协议之前,是否有片刻的迟疑?大家的回答是一致否定。
“我没有想太多,也没有查阅过具体的捐赠政策,单位倡议了,家人又很支持,我就坚定地签了字。不过,早在2015年,我就接触过遗体捐献的案例,多少是有一些了解的。”据骆青兰回忆,2015年,她接触过一例年轻的逝者。逝者在3年前意外离世,逝者的家人便将他的遗体捐献给浙江大学医学院进行医学研究,并达成意向,待浙江大学医学院教学和科研结束后,遗体骨灰委托浙江大学医学院作撒江处理。“那次,是我接收的一个典型案例。后来,我们还根据绿色殡葬、生态安葬的相关资料,给予了逝者家属骨灰撒散奖励金。现如今,这样的生态葬的申请越来越多了。所以,能在百年之后,将自己还有用的器官捐献出来,我觉得值。”
陈晶晶,是这次签订捐赠协议中年纪最小的。在登记之前,她在网上浏览和查阅过不少体球网器官捐献的科普知识,相关的法律法规、登记的流程、捐献的条件、还有一些捐献成功的案例。看完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更加坚定了她签署捐赠协议的决心。“未来有一天,能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他人的记忆或身体里,生命仿佛就加长了一些,是很有意义的事。”她说。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