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在宏 李 萍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民政局紧扣困难群众精准识别、救助帮扶精细施策、审核审批精优服务,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持续推进社会救助兜住兜准兜好底,织密织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
一个不漏保障精准
淮安市民政局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通过主动发现、集中认定、精准核查等方式,逐步扩大兜底保障覆盖范围,切实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基础。
拓面保障,覆盖四类群体。淮安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低收入人口集中认定,通过直接认定一批、申请审核一批、监测发现一批、摸底排查一批,在现有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的基础上,将救助覆盖面延伸至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2021年,全市累计摸排原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等6类重点对象50万人,完成低保边缘家庭及支出型困难家庭认定1.7万户5.3万人,建成低收入人口数据库。
主动发现,集成五方力量。淮安市深化“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机制在救助领域的运用,发挥村(居)“两委”成员、村民小组长、网格员、民政协理员、社会工作者等贴近群众、熟悉民情的优势,建立主动发现机制,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对困难群众早发现、早救助。
全量核对,开展三项行动。近年来,淮安市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认定指导中心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核对机制与民政、税务、公安等15个部门、26项信息数据实现交换对接,有力提升了社会救助精准率。一是集中比对。该市在对低保对象进行比对的基础上,将低保对象赡(抚)养义务人家庭、特困人员等先后纳入经济状况核对范围,每半年开展一次全员比对,及时掌握在保对象及其家庭成员经济状况变化情况。二是专项比对。民政部门强化与残联、妇联等部门的信息对接,将低收入人口数据与残联、妇联等数据进行系统核对,完善残疾人、困难妇女等特殊群体的救助保障信息,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三是动态比对。按照“逢进必核”的要求,对救助保障对象进行动态管理、动态监测,每月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询问、信息核对、信函索证等方式,按规定对困难群众进行纳入、续保、调整保障金额,做到保障全面、救助精准。
分层分类帮扶精细
淮安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困难群众救助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制定《体球网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若干措施》,明确了6项任务、23条重点举措,推动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基本生活救助兜底线。淮安市连续十年提高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标准,2021年城乡低保标准统一提高至每人每月655 元。同时,按照不低于低保标准的1.3倍发放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按照特困人员自理能力分档确定照料护理标准。2021年,全市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4.44亿元、特困供养金2.08亿元。
专项社会救助强支撑。淮安市不断加强社会救助政策衔接,着力推动医疗、住房、教育、司法等专项社会救助向低收入家庭延伸。医疗救助方面,将困境儿童全部纳入重点医疗救助对象范围,对特困人员、孤儿等按照100%的报销比例实施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方面,建立健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制度,确保住房困难家庭住有所居;教育救助方面,对当年考入本、专科院校的困难家庭大学生分别给予4000元、2000元的一次性资助;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方面,市、县两级均建立司法救助、法律援助与其他救助衔接渠道,与人社、民政、工会、妇联等单位互通信息、设立专线。
急难社会救助救急困。淮安市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陷入困境的家庭或个人以及临时遇困、生活无着人员,通过阶段性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发放临时生活补贴、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发放基本生活物资等措施,给予急难社会救助,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2021年,全市累计发放临时救助金2079万元,实施救助1.87万人次,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
社会力量参与聚合力。淮安市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引入第三方专业核查机构,对全市社会救助家庭开展调查评估、信息建档、入户探访、需求分析等服务,有效缓解基层救助经办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搭建服务平台,建成95个乡镇(街道)社工站,有效满足困难群众多元化救助需求。健全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衔接机制,联合慈善组织开展“慈善一日捐”“帮特困·助急难”等活动,推动慈善组织在扶贫、助学、助残、助医等方面积极作为。
审核审批服务精优
审核审批是落实社会救助政策的关键一环。淮安市民政局通过创新机制、放权赋能、减证便民、压缩时限等方式,进一步精简服务流程,优化服务举措,提高社会救助效能。
创新机制,激发活力。淮安市全面推行“急诊救助”机制,对申请救助的困难群众视情况先行给予临时救助,再根据致困原因和需求转介专项救助或慈善帮扶。健全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推动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建立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取消临时救助次数限制,逐步取消急难临时救助户籍地、居住地申请限制,探索由急难发生地乡镇(街道)或县级实施临时救助。
改革放权,提质增效。淮安市深入推进社会救助领域“放管服”改革,淮阴区、洪泽区将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审批权限全部下放到乡镇(街道),其他县(区)将低保标准2倍以内的临时救助审批权限下放到乡镇(街道),进一步提升救助效率。
智慧赋能,减证便民。淮安在全市全面推行社会救助“只需跑一次、无需开证明”办事模式,通过提交“一证一书”(居民身份证和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授权书)即可申请救助。对救助申请审核公示期满后,无异议的不再进行民主评议。推动“智慧民政”建设,依托“江苏政务服务”和“i淮安”APP应用平台,推进低保申请“掌上办”“指尖办”,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压缩时限,改进作风。淮安市认真贯彻落实民政部《特困人员认定办法》,将调查核实和审核确认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缩到15个工作日。创新开展“社会救助集中接待日”活动,对困难群众救助诉求采取“急难”速办、“普通”快办、“重大”会办的方式分类处理,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干群关系。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2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