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伟涛 通讯员 莫冠婷
全省各级财政投入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30.2亿元,提前完成省十件民生实事涉民政提标任务并继续保持全国前列。推进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近3万名防返贫监测对象纳入救助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建立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机制,对404万名低收入人口开展监测救助,民生兜底保障更加精准有效。
2021年,广东省民政系统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积极统筹推进省十件民生实事涉民政工作提前圆满完成,进一步提升了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残疾人两项补贴保障水平。
兜好兜牢民生底线
“今年住进新房,有了一个很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每月的保障金也提高了,家里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提起家中发生的变化,家住江门市江海区礼乐街道向前村的阿宇(化名)很高兴,“谢谢政府和社会好心人的帮助,我一定好好学习,以后回报社会,将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2008年,阿宇的父亲不幸去世,他和姐姐跟随患有精神残疾的母亲一起生活,因缺少劳动力和收入来源被纳入低保等社会救助。近几年,随着广东省低保标准逐年上调,一家人的生活也越来越好。礼乐街道一位民政干部介绍,2021年,阿宇的母亲领取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从2020年的每月175元提高到每月200元,低保金从每月2340元提高到2423元;阿宇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金从每月1800元提高到2373元。同时,考虑到阿宇家中住房老旧的情况,江海区民政部门还将其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共建一个家”贫困家庭旧房改造项目,筹集和发动慈善力量资助14万元,帮助他们重建了房屋。
阿宇一家的变化,是广东民政部门落实省民生实事、做好困难群众保障工作的一个缩影。
持续提高保障标准
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广东分四类地区制定实施城乡低保最低标准,与2020年相比,2021年以3.5%的增幅提高了城乡低保最低标准和补差水平。城乡低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补差水平分别从每月609元、276元提高到631元、286元。全省共有城乡低保对象58.7万户、142.2万人,月人均城乡低保标准分别为913元、734元。各地城乡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6倍确定,2021年城乡特困人员月人均基本生活供养标准分别为1528元、1275元。目前,21.8万名特困人员均已按新标准领取供养金。
据介绍,广东省目前共有孤儿1.4万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3万人。2021年,全省集中供养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从每人每月1820元提高到1883元,分散供养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从每人每月1110元提高到1227元,分别比2020年增长了3.5%、10.5%。
2021年,广东省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在2020年的基础上按照3.5%的幅度增长,分别从每人每月175元、235元提高到181元、243元。截至2021年11月,全省151.05万人次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其中困难生活补贴42.82万人,重度护理补贴108.23万人。
用心用情服务群众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广东民政系统聚焦特殊群体急难愁盼事项,大力开展“智慧救助惠民生”、建立孤弃儿童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开展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实施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跨省通办”“全省通办”等,让困难群众得到更快速便捷的帮助。
开展“智慧救助惠民生”行动。在“粤省事”政务小程序上线“救助自诊”服务,困难群众通过手机即可初步判断其是否符合救助要求,对符合条件的指引群众提出申请,对不符合条件但可能存在医疗、教育等其他专项救助需求的,及时指引其向相关部门办理申请。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938位群众使用了智慧诊断服务,其中469户提出救助申请,226户按规定纳入救助范围。
发动全省民政系统党员、干部和“双百工程”社工,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开展全面入户核查,摸清底数、查清情况、说清政策,并对重病、重残人员以及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老党员等实施结对帮扶。截至目前,共入户核查低保对象、特困人员81.8万户,通过“一事一议”等方式解决困难群众问题2.7万余个,走访慰问结对帮扶特殊困难群众23.2万人次。
建立孤残儿童医疗救治绿色通道。29家省级知名医疗机构与全省106家儿童福利机构结对,市、县参照建立相应制度,1800多名孤残儿童通过绿色通道得到有效救治。
开展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实践活动,各地制订地市或县区“助学活动”资助方案,通过课外辅导、助学帮扶等方式惠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4086人,汕头等7个地市发放了助学资金。
实施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跨省通办”“全省通办”,截至2021年12月20日,全省共为404名残疾群众办理了两项补贴“跨省通办”“省内通办”业务。
据介绍,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广东民政系统开展了13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其中,入户核查81.8万户困难家庭,解决问题2.7万余个。1.4万名“双百社工”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专业服务,实现高龄老年人津(补)贴网上申领和防疫亮码“一证通行”,开通孤残儿童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实现婚姻登记、残疾人两项补贴“跨省通办”,动员社会组织减轻企业负担2.77亿元。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2年1月18日)